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重要事件中其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B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形成垄断大企业

              D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2.

              (11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各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良好的政府,我们有丰富的煤炭,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主导世界市场“独特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3)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5分)

               

            • 3.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4.

              (15分)“全球化”一词直到80年代中期才出现,但全球化现象早已客观存在,并且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有渊源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问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托玛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材料二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主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全球化3.0”阶段与前两阶段在主体和推动力上有何不同?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2)运用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10分)

               

            • 5.

              (17分)经济观念影响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清·雍正帝语

              (1)依据材料一回答,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做法也反映了上述社会经济思想主张?(2分)这些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5分)

              材料二:《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一书中记述到:1851年伦敦博览会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1876年费城世界博览会,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首次展出,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上海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费城世博会是第一次真正有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等。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博会上中国展品与西方国家的展品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6分)

              材料三: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2分)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无可争辩的运输队”的实际含义是指什么?(2分)

               

            •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7.

               有文献记载“17—18世纪,西欧银行业迎来大发展,大量银行在各大城市建立起来。”你认为这种现象

              A.有可能,因为那时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探险
              B.完全可能,因为那时远洋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C.完全可能,因为那时机械制造业在生产中已经确立了统治地位
              D.完全不可能,因为那时西欧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 8.

               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国家

              数量(艘)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

              811

              1865

              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

               

               

               

               

               

              安                                                                                                                                                                                                                                                                                            ———格森·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很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向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 9.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美洲社会的进步

               

            • 10.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