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 2.

              下列事件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 殖民扩张 ③两次工业革命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3.

              阅读下列图片:

                 

              图1: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商路示意图     

              图2: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图3: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争夺殖民地

              请回答:(1)图1反映的历史现象在16世纪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简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2)图2反映了哪些重要历史现象?分析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3)图3预示着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

              (4)根据上述图片,简要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3分)

               

            • 4.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已经陷入了重围……。

              请回答:(1)概括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2分)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分)

              (3)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说说中国由此产生的反应是什么?(3分)

               

            • 5.

              下面是欧亚到美洲的生态交流和微生物交流的部分情况:“大麦、洋葱、李子、柠檬、水稻、绵羊、百日咳、水痘”等,对这种交流产生过影响的历史事件有: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罪恶的奴隶贸易   ③殖民扩张  ④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 6.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 7.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②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逼迫是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及形成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  ——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己自主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 9.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①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如买办的形成④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 10.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绽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绽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3分)

               

              (2)材料二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1分)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三分析其成因。(2分)

               

              (4)新中国过渡时期,材料中的民族工业是如何获得新生的?(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