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2.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财富从一件教徒可以随时抛弃的斗篷变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笼.”这一观点(  )
              A.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B.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揭露社会财富悬殊
              D.使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国际关系,又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政治秩序。
                 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朝贡制度明显会随着国力的衰落而衰落。顺治、康熙、乾隆朝的“恩威并施”、“怀德为上”的方针到嘉道时期演变为“羁縻防范”、“不开边衅”和“不失国体”,经济上的炫耀所剩无几。此时朝贡关系已经不再是经济关系,而转化为政治举措,是一种强调“华夷之辨”的中外关系。这其间的变化,一方面与中国国力趋于衰落相关,一方面也与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密切相连。清廷将西洋国家从朝贡范围内逐渐剔除,转而对这些国家采取严加防范的政策……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宣布放弃对朝鲜的保护,这一体系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蛮地区”。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体系和殖民体系的主要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体系形成的原因。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政府后,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重新确立了以明朝为宗主国的地区安全合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凡是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都须经过明朝的认可与册封,发生王位更替时,也要经过明王朝的许可,新王也须得到明朝的册封,这也被藩属国视作其政权合法性的标志。在这种宗藩关系下,明朝与藩属国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实际上对藩属国的内政并不干预,即使藩属国之间发生王位争夺的政变,明朝也很少出兵,而仅仅是对篡夺王位者予以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积极从中斡旋。一般情况下。新的国王也会主动与明朝缓和关系,尽量争取明朝的册封和认可,这也是其寻求合法性与巩固权力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对于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学者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就指出,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是一种侵略性的帝国主义”。而是“表现出传统的‘文化主义”’。
              --摘编自张献忠《略论中华文明没有侵略和称霸的基因》
                  材料二  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宗藩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大国之路不同走向的主要因素。
            • 5.

              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

              A.主要靠其内在发展
              B.主要靠外在动力
              C.主要靠古罗马法制
              D.与对外掠夺有关
            • 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断紧密,下面四幅图中与资本主义市场形成无关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C.贝尔试电话
              D.瓦特及其发明的蒸汽机
            • 7.

              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图示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了西方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三个时期的关系,它本质上反映了,西方国家

              A.对外政策变化无常
              B.所处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
              C.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D.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 8.

              下表是1890—1914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1890年

              《谢尔曼法》

              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实行限制

              1894年

              《威尔逊─葛曼法》

              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

              1906年

              《食品卫生和药品法》

              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1914年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
              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较少
              D.一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
            • 9.

              (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迄今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一个半世纪以来,各种文明相互碰撞和融合,演出了一幕幕规模宏大的历史悲喜剧。”

              “在20世纪中期那段岁月,我们发现世界正处于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与世界自从15和16世纪中古世界崩溃衰亡而近代世界奠定基础以来所经历的任何变化相比,也许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简要说明15和16世纪“近代世界奠定基础”的表现。(6分)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请以西方为例加以说明。(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4)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中20世纪中期世界“更加深刻,更加广泛”的变化。(6分)

               

            • 10. 1500-1800年的近代早期时代,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新全球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
              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
              C.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