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既要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经》与《十二铜表法》(如图所示)的产生似乎是历史的巧合,并由此开启两大法系成文立法之先河。
              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法典,造《法经》六篇”“秦汉律令其文起自《法经》”。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法经》始于《盗》《贼》.《法经》还包括审判、断狱、追捕罪犯及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是一部诸法合体、刑重民轻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法典。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两部法律的异同。
              (2)结合史实说出英国在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贡献。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挑战与应对--中国比较法学的诞生”为主题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
                 材料一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自实现独立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创新的,并综合分析制度创新对美国的积极影响。
              (3)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借鉴美国联邦宪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材料三的观点,说明这一借鉴为什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何谓民主?民主是一种精神,它原从一根本点发展出来,而次第分析之可有五点:承认旁人、讲理、平等、取决多数、尊重个人自由。……明白这些,然后可以来论中国。中国人生活上自有其民主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恕道,即其第一点精神之表见。特别是第二点,最为中国之所长--中国人最爱讲理,明礼守信,以德服人是为讲理之精神。
              一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材料二
                 我认为理想民主至少应达到五项标准:(1)有效的参与;(2)投票的平等;(3)充分的知情;(4)对议程的最终控制;(5)成年人的公民资格。……历经近百年的发展,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成为典型的民主国家,上述的五项指标较好地达成,如巧妙地控制绝对权力、代议机构组建政府、公民相对平等地参与各项政治事务……
              一罗伯特•达尔《论民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罗伯特•达尔对“民主”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到“19世纪上半期成为较为典型的民主国家”的具体表现。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过逐渐出现的一些变化,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当然这种让步也是审慎的。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一一这大概是刻在12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一一就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
              一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中的历史地位,分析说明它表现出了哪些“新的精神”。
              材料二
              时间国家法律文件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1878年宪法
              1871年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年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 5. 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其中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渊源非常必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以上图示及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的作用。
                  材料二  (英国)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国家主权的重心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一个人的统治让位于一群人的共同执政,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宪政国家由此诞生。
              --程汉大《西方宪政史论》
              2.以上材料论述的是哪一事件?用所学史实解释“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法律……中国古代法律的对象是臣民,任何法律都不足以约束君主,君主是超越法律的。……在皇权专制方面,明清却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所有的制度安排无一不是围绕着如何加强皇帝的权力而展开的。……但当遭遇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摘编李放、杨媚《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质》等
                  材料二 古罗马在文化上受到希腊化的影响,浸淫于希腊古典哲学的熏陶之中,但同时古罗马也努力保持着罗马文化的传统与特点。古罗马时期虽然没有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样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古罗马典型的混合政体和重视法律的传统仍对西方政治思想以及宪政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
              --袁永林《古希腊罗马宪政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影响研究》
                  材料三 (近代西方)不论革命的方式如何,其结果大体总不外伸张民权或市民权而剥夺王权,使国会成为法律的主权者,使人民或选举团体成为政治的主权者。这样一来,官僚或一般行政人员就要完全改变他们的性能,他们不再对国王负责,不再把国王的言语看作命令,他们要对国会、对人民负责了。
              --王亚南《官僚政治研究》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史实说明“在皇权专制方面,明清却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并简述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罗马重视法律的传统”的历程与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伸张民权,剥夺王权”的法律文献与历史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