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1)材料一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源于1785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9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出来,交给公众审查。
              ---房龙《美国史事》(2)材料二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材料三

              (3)依据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图3“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运动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材料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4)材料四中的“这里”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做出了那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 2. 从历届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内政的演变。
              材料一 

              纽约市法官罗伯特•利文斯顿领读誓词,华盛顿摩下的两名老将军以及他的密友肃立两旁。华盛顿把手放在《圣经》上,郑重地重复说:“我庄严宣誓,我将忠诚地履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职责,尽最大的能力维护和保卫美国宪法。愿上帝保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华盛顿总统理解的政府职责主要是什么?这一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美国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材料二

              我相信在普通法和宪法中各州构成的联邦是永恒存在的。在所有国家政府的基本法中如果没有明确指出这种永恒性,那也暗含着这一点。可以断定,没有一个合法政府为它的基本法规定了终结的期限。不断地执行我们国家宪法明文规定的条款,联邦将会永远存续,这不可能终结,除非是超越宪法本身的某些行为。……最高执政官所拥有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他们从未指定他去确立分裂各州的条款。如果他们要做抉择,他们能够自己去这样做,但与执政官没有什么干系。他的职责是管理他执掌的政府,把政府毫无损害地传递到他的继任者。……在你们的手里,我的同胞,不是在我的手里,握有内战的抉择权。政府不会袭扰你们。你们不会受到攻击,除非你们自己挑衅。你们没有向天发誓去毁坏政府,而我要做一个最严肃的承诺,要去“维持、保卫和支撑它。”
              --摘自《1861年3月4日林肯就职演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林肯1861年发表就职演说的历史背景。回答林肯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后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

              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我相信,在目前危急时刻,大家会再次给予同样的支持。……
              我们最大、最基本的任务是让人民投入工作。只要我信行之以智慧和勇气,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这可以部分由政府直接征募完成,就象对待临战的紧要关头一样,但同时,在有了人手的情况下,我们还急需能刺激并重组巨大自然资源的工程。
              --摘自《1933年罗斯福首任就职演说》
              (3)从材料三中提炼出的信息是什么?罗斯福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西方学者指出,“民主”“资本主义”“法治”和“公民社会”犹如四个长条黑匣子,是构建西方文明所需的四大支柱。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黑匣子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公元1500年后西方社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1900 年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有人据此图示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结构图(如图)。

              --据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摘编
              结合图7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该学者的任一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所选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4. 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民主体制和随之而来的自由,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演变。根据近代早期的英国法律,表达对政府的批评言论,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会受到惩罚。英国殖民者将上述法律带到了大西洋彼岸。1735年,纽约报纸发行人彼得•曾格,因发表批评纽约总督威康•科斯比的言论,而受到指控,罪名是煽动诽谤。但是,曾格的律师成功地说服陪审团判曾格无罪,理由是曾格所发表的情况属实。科斯比诉曾格案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案例。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言论和出版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由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引申出一个新的权利诉求:“人民知情的权利”,即禁止政府对公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加以限制。人民知情的权利与新闻自由密切相关。“如果把民主体制理解为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那么,政府的事务实际就是人民的事务,而这也是自由的新闻机构的角色与公民的民主关注的汇合点”。
              -一摘编自梅尔文•乌罗夫斯基《人民的权利一一个人自由与权利法案》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新闻出版自由权利得以确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言论和出版自由”是美国民主社会的一个基石的原因和影响。
            • 5.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汉书•朱博传》
                  材料二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动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潜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四在美国,新闻谋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明两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材料三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监御史,……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表》
                  材料二 每州设刺史一人,由皇帝直接任免。汉武帝颁发六条诏书规定了刺史的职责。
              六条诏书的内容有:“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六条,二千石连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陈长琦《汉代刺史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三 门下省是中央中枢决策机构之一,处于枢纽地位,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赵士祥《论隋唐“三省六部制”》
                  材料四 18世纪70-80年代,美国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提出了双重分权学说。
              ……即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实行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同时实行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之间的分权,由此把分权制的国家政体形式与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结合起来,以便有效地防止中央政府走向专制。这种把中央和地方各自的三大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有机结合的分权,称为双重分权。
              -王寿林《分权制衡理论评析》
              (1)据材料一,概括御史大夫的职权。指出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门下省“处于枢纽地位”?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双重分权学说提出的背景,并指出其在1787年宪法的具具体体现。
              (4)有同学认为,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类似。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 7. “法”被列为“汉语盘点2014”年度国内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1)依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思想主张。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的进步意义。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指出“妥协”在调和当时美国国内矛盾方面的具体表现。由此,谈谈你对当时“妥协”的认识。
              材料三  清末“预备立宪”大事记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揭开“预备立宪”序幕。
              1906年,出洋考察大臣回国,并奏说,立宪可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7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在中央筹设资政院,各省筹设谘议局。
              1908年,清政府又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同时颁布以保障“君上大权”为核心内容的《钦定宪法大纲》,但也限制了皇帝的权力,规定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规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权组织形式。此后两三年,还颁布了各种法律的草案,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的范畴。
              1909年,多数省份设立谘议局,多由立宪派主持,积极开展立宪活动。
              1911年,清政府组成立“责任内阁”,在13个内阁大臣中,皇族占7人,人们讥称它为“皇族内阁”。
              (据人教版《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整理。)
              (3)长期以来,人们对清末立宪的认识有两种主流观点:①认为清末“预备立宪”是一场政治“骗局”,是“假立宪”; ②清末“预备立宪”推动了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进程。请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进行剖析。
            • 8. 理顺和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②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③汉武帝征发几 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④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⑤唐太宗派将 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⑥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军队,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 公正的《尼布楚条约》.⑦中国的丝绸、瓷器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⑧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 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概括指出古代中国集权统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 用,并从材料一中选择相应的史实(序号)作为论据。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获得国家政权这后……对于当时的领导人来说,建立单一制的政治架构 几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调。
              --《集权与分权:变动中的历史经验》
              (2)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调”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支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 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陣。两种政府将互相控 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汉密尔頓等《联邦党人文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密尔顿等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如何实践了 汉密尔顿的思想主张。
              材料四:脱胎于封建的农业社会的近代日本,长期实行着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森严的社会等 级制度。“唯上”“唯官”的社会意识根深蒂固……当一个国家处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时候,城市规划和建设强调效益优先、生产优先,进行重点建设大概带有一种普遍性 的选择;但当城市化进程接近完成时,社会财富有了 一定积累时,城市规划和建设突出公平优先、生活优先,强调地方特色也同样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日本也不例外……城市规划技术的积累和普及、人才的培养也是城市>权的必要命件。
              --摘编自《曰本城市规划事权的演变与启示》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日本城市规划事权的演变趋势。并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出 现这种演变趋势的原因。
            • 9. 法制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材料三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法制化国家。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过程通常伴随着重要的立法过程。
              材料四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英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立法成就。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产生的背景并做简要评价。
            • 10. 历史部分
              材料一  刺史没有固定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考察吏治,监督豪强。其职级仅为六百石官,秩位虽不高,但是出巡时却代表朝廷。东汉时,常有派刺史领兵作战之事。灵帝中平五年(188), 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资深刺史为牧。
              --整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史云贵《汉代刺史制度论述》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刺史的职责。后来刺史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第一条  第一项  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  第一项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  第一项  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第六条  第二项  本宪法和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都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州宪法和法律不得与之抵触。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2)依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宪法体现的进步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它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三  1913年3月,宋教仁敏锐地指出: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
              --《宋教仁集》下册
              (3)材料三中的“革命之事”指哪一历史事件?“良政治之建设未尝有也”指什么?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其政治目标,进行过哪些努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