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同一辙——这就是一个绝对君主制的国家内部通过对政治的民主化改造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英国革命与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大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从现代化视角看,美国革命要完成哪两个主要任务?为什么说“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你同意这种评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⑴中国明清时期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 “ 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其经济根源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 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⑵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是指当时欧洲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试简要说明它们是怎样催化“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 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⑶材料三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的传播对中国的冲击是如何使“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且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这里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从那以后,这一变革波及了整个世界。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四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材料一认为“‘双元革命’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表,指出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各自成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某班学生举办“如何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演讲会,阅读各位同学的发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主题发言一:《中西古代政治文明比较》
              中西政治制度都为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文明的昌盛,作出了贡献。事实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文明能够长期连续而未发生断裂,与中国古代的君主集权有密切关系,正是强有力的君主集权,维系了帝国的统一与文明的延续……而进入近代以后,西方国家率先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内在的继承关系,有深刻的渊源。
              (1)该同学认为中国古代和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分别有何作用?请你举2例说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共和传统有内在的继承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发言二:《文明的多样性》
              江泽民在建党82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文明自然包括政治文明,社会制度自然包括政治制度。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应该是多样性的,而且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2)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了哪些不同于西方的基本政治制度?结合英、美、法、德的政体特点概括说明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发言三:《以世界眼光看政治文明》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我们不要把那些落后的腐朽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当做中国特色来固守。我们要站在全球化、现代化高度,用世界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所作所为。要扬弃那些落后的、腐朽的、不合时宜的、与人类文明潮流相违背的东西,与时俱进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是如何站在现代化高度、与时俱进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对以上发言进行总结陈词(概括出如何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观点即可,不可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令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耶稣会士马若瑟在1732年翻译了元曲《赵氏孤儿》。1734年巴黎《法兰西时报》杂志刊登了其中一部分……伏尔泰将它改编成一个新的剧本,在剧本题目下,伏尔泰加上“根据孔子的教导,改编成的五幕剧”一行文字。在伏尔泰的这个剧本中,讲述了称霸一世的成吉思汗最后为崇高的道义所折服的故事。他在前言中宣称:“这是一个巨大的明证,体现了理性和才智最终必然凌驾于愚昧和野蛮。”
              ——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

              (1)材料一中,“根据孔子的教导”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耶稣会士那种对中国理想主义的报道被挤到了一边,莱布尼茨、伏尔泰式的对中国宽容、羡慕、崇敬的态度越来越被“欧洲文化优越”论所替代。进入19世纪后,随着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革命的拓展,欧洲人的“自大感”发展到极端。……中国成为一个落后黑暗的王国。
              ——张海林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法典》用简明有力的法律语言,对刚诞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了有利于资产阶级所有制的规定。革命以来资产阶级所取得的主要革命成果,启蒙思想家的基本观点以及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社会立法及其理论原理都鲜明地体现在《法典》上了。
              ——李元明《拿破仑评传》

              材料二:法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三:法国铁路里程变化示意图(单位:千米)

              ——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20世纪初)

              (1)材料一中拿破仑是如何评价他自己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其评价进行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阻碍法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自古以来,各国发展中出现过多种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模式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列举英、德、美三国的史实说明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在中世纪尚未成型,当时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因而在那些世纪里,无人知晓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
                     材料二 民族主义直到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而国家也就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已经是由公民(19世纪末以前仅指有财产的公民)组成的。
                     材料三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形式在法国革命时代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革命的领袖们为了在欧洲的旧政权的进攻中生存下来,不得不动员国民军队——由乐于并渴望为祖国而战的、有政治觉悟的公民组成的军队。法国革命还以其他几种方式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它要求所有的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即“中央的或国家的语言”),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并建立了公立小学,教授法语并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材料四 德意志人在普鲁士的领导下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于1870-1871年击败法国,然后建立起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在此之前,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运动。其中典型的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等。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五 在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减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国人民经过6年多的艰苦抗战,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引自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反映出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促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东西方民族主义运动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与北美“民族主义”获胜的方式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在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