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统

              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这个“政治奇迹”最有可能是(     )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
              C.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
              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 2.

              下列对1789年大革命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前法国政体不断变换的比喻中,你觉得比较恰当的是

              A.一言堂
              B.暴风雪
              C.走马灯
              D.两党制
            • 3.

              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 4.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4分)

              材料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第三条: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通过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总统有特赦权,统帅武装部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

              第五条: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内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第九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2)《法兰西第三共和宪法》体现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哪些特征?(4分)

              材料三:在美国制宪会议上,几乎没有人关心公民权利的问题,他们仅仅关心联邦政府权力如何分立与制衡的问题。直到1791年,美国宪法才包含进了权利法案条款,规定了公民不受政府制约的自由。

              法国《人权宣言》在巴士底狱暴动一个月之后就诞生了。对于大多数代表而言,这场革命的最振奋人心的、最具转变性意义的胜利在于确保公民的权利、自由以及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而不是对政府结构和运作程序的常规性和技术性的描述。

              ——据《姊妹革命一一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3)据材料三,指出美法两国在确立公民权利方面的差异,(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 5.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 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 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 总统统率武装部队。 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

              第五条 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体现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哪些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①具有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 ②军国主义 ③实行选举制 ④任期制 ⑤权力制衡 ⑥专制主义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⑥
            • 6.

              由于总统与议会之间、总统与议会任命或选举的总理之间的矛盾,乌克兰政治危机逐渐发酵至不可收拾。这一事件所反映的乌克兰的政治制度的设计类似于19世纪后期的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 7.

              《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是对法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两部文献。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②《人权宣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③《拿破仑法典》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财产权

              ④《拿破仑法典》是欧洲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8.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A.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D.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杜马(1906—1917年)是俄国的议会式全国代表机构。二十世纪初期,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加强,特别是1905年革命的强大压力,迫使沙皇召开立法性国家杜马。沙皇政府企图借助国家杜马,拉拢资产阶级,扩大统治基础,消弭革命。以下是沙皇政府有关国家杜马法令的摘录:

              1906年沙皇颁布的《国家杜马章程}规定:“杜马的代表由帝国居民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财政预算审批权、质询权”。但同时又规定“皇帝有权在杜马任期结束前将其解散(实际上沙皇多次使用这项权力解散杜马)”,“杜马通过的决议若皇帝不予批准,则本次年会期间不得再次提交立法审议”。在颁布《国家杜马章程》同时,沙皇还颁布了《国务会议章程》,规定由沙皇任命贵族地主居多数的国务会议拥有与杜马同等的立法权,国务会议实际上成为议会上院。

              1906年沙皇政府又颁布了《国家杜马选举法》。该法标榜“帝国居民不分阶级、财产、出身,均享有选举权”。同时又规定:土地所有者(贵族地主)每2千人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而企业主(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则分别由7千人、3万人、9万人中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即土地所有者的一票相当于企业主的3票,农民的15票,工人的45票。

              材料二:二战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在制宪时期,戴高乐主张权力制衡,构建一种全新的共和政体——设立拥有实权的总统、加强内阁职权。但不为传统党派人士所采纳,新宪法对立法和行政权地位的调整朝着与戴高乐意愿相反的方向发展。……在中央各机构的设置中,国民议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政府沦为其附属物,总统的权力更是被进一步架空。由于政党多元零散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加上立法选举采取比例代表制的原因,议会内部党派结构较之前更为复杂。因此,形成稳定多数派的难度也加大了,行政机构的更迭更加频繁,政策也更加软弱无力。目睹多党机制再度过度运作,戴高乐黯然离开政坛。第四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政体仅运行了12年。1958年,在面对阿尔及利亚危机时此政体依旧没能克服其行政软弱,议会涣散的弊端。依赖强者的政治传统再次发挥作用,戴高乐在危急关头被推举为总理,并由国会赋予其制宪权。新宪法确立了倚重行政的机构设置,戴高乐在阔别政坛12年后终得依照自己的意愿重构共和政体。第五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拥有相当实权的总统、脱离议会产生的内阁及被规范化的议会。此外,戴高乐还变更了选举制度。法国依靠新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顺利解决了阿尔及利亚问题,克服了议会内部党派繁多涣散的弊病,行政机构的稳定和高效也得以彰显。

              ——孙荣锋 :《1958宪政改革对当代法国政治的影响》

              ⑴根据材料一分析国家杜马在当时俄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成立国家杜马对当时俄国阶级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13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兰西从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政体的变化及原因。(12分)

               

            • 10.

              法国1791年制宪会议之后,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从以前的“路易,承上帝之命,法兰西及纳瓦尔之王”,改称“路易,承上帝及国家宪法之命,法兰西人之王”。这说明,制宪会议之后,法国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封建等级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