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普法战争后,德国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阿尔萨斯是法国最先进的纺织工业基地和发达的工矿业区,特别是洛林的铁矿,日后与鲁尔的煤矿联合起来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保证了德国钢铁生产国的地位,还直接影响到德国机械技术的确立。同时,德国从法国得到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德国利用这笔巨款用于工业建设和加强军备。
                 材料二 近代早期,德国在教育普及的程度居世界各国之首。1821年设立以技术教育为主的柏林实业学校,各地纷纷设立中等技术教育学校。政府还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还规定18岁以下青少年必须进补习学校学习。德国大力发展工科大学,1898年,德国9所工科大学在校生超过万人。在高等教育方面,教学与科研、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以及倡导学术自由的原则,已成为高等教育办学的普遍模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德国不仅出现了威廉•伦琴、马克斯•普朗克等一批科学巨匠,而且还出现了一系列应用性的新技术成果。苯胺染料、电动机制造等从理论到应用,德国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
              1929年,德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落后于英法两国。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宣布了“国民轿车”的概念:让每人都拥有自己的轿车。在希特勒大力鼓励汽车生产的战略下,大部分汽车企业在纳粹统治经济中追求自主战略,适时调整自己的生产,赢得了战争时期的生存和发展。
                 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二是建立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既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还整体提升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力。在德国制造业公司的营业额中,27%以上是来源于创新产品。尖端技术产品的营业额中,7%以上用于研发。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德国制造”随着西门子、奔驰、宝马、阿迪达斯等品牌成了事誉全球的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
                 材料三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普法战争给法德两国经济发展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德国制造业实现世界领先的因素。 
              (3)综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就德国民族精神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
            • 2. 作为欧洲和世界的大国,德国在近现代史上虽几经起伏,但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
              第六十一条 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第198~202条  联盟国和联合国政府宣布,而德国承认:德国及其盟国应对它们所造成的、由于德国及其盟国发动进攻而挑起的战争使联盟国和联合国政府及其臣民所遭到的一切损失和一切损害负责。
              --《凡尔赛和约》
                 材料三
                 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沦为战败国,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今天在欧洲的地位,却远比1945年前军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1994年)
                 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是欧洲统一最积极的倡导者。这是因为二战后德国人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的平等伙伴,才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重新获得世人尊敬的最佳路径。
              --(德)霍尔斯特•罗力《欧盟超国家职能及德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示德国政治体制建立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德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2)对于材料二中战争责任的认定,当时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是不正确的。你赞成哪种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国“今天在欧洲的地位……稳固多了”的主要表现,并概述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对欧洲发展的贡献。
            • 3. 汽车工业是改变世界人民生活面貌的重要行业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 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两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
              ,1886年的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其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10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权。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年),视为汽车诞生年。
              材料二1908年,福特汽车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种售价不足500美元--后来降到300美元的汽车,只有当时同类汽车价格的1/4甚至l/10,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用一年工 资就可以购买到。福特的T型车战略使汽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汽车,这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美国随即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
              材料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更经济的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底特律仍然把大部分资源放在卡车和运动休闲车上,赚取庞大利润。9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和汽车污染加大,各国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
              --以上材料均摘自《百科汽车工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进美国汽车普及的主要因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汽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宪章运动中的)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 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 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成果”,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节选自刘宗绪《世界历史概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宪章派是如何理解普选权与改善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的?为取得普选权,宪章派采取了哪些方式?
                  材料二 1895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一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摘编自[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利用“合法手段”取得成功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