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现了一些改革,其目的在于消除工业化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工厂作坊里的童工所遭受到的剥削。除了俄国与巴尔干国家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制定法律规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与保护工人的安全条例。然而。童工并未完全消失。许多工人仍然工作在不卫生而且往往很危险的条件下,工作日往往超过10小时。在大不列颠、法国和德国,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争取起草城市建设条例等。1880年后,德国首先通过社会法案,实行老年与疾病的义务保制。在大部分西欧国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认为政府有责任关心公民的社会福利,然而,退休金与健康保险只能提供极为有限的保护。到了19世纪末期,妇女的平均寿命增长了,而生育及抚养孩子的时间缩短了。妇女的。j也位在法律上有所改善。在英国,已婚妇女从此享有财产权。新的办公室职业(秘书、电话接线员)、发展起来的大商店(售货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取得了各种职业所必须的才能。
              --摘编自阿尔德伯特[法]、德尼兹•加亚尔[英]等著《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背景。
            • 2. 材料一:《民约论》又译《社会契约论》,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代表作。该书认为国家是人民协商的结果,人民有权掌握国家政权,法律是共同意志的表现,人民的主权是不能出卖、让渡和分割的;指出人民的意志是主权者,政府是共同意志的执行者,为了防止行政权以私人的意志篡夺人民的意志,人民必须定期召集大会进行监督。《民约论》思想宣示了一个原则: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这是天赋的权利。国家则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
              --摘编自《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
              材料二:1762年《民约论》一出版即遭禁止,卢梭被迫逃往瑞士。但他的民主理论很快风靡世界。一个多世纪后,《社会契约论》来到了近代中国,国人从卢梭著作中得到的最大启迪是,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如果罪恶政府限制人民的天赋自由,人民应以革命的手段推翻这样的政府,恢复其天赋自由。
              --据《<社会契约论>对后世的影响及历史地位》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协议”所指代的内容,并对其作简要分析。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民约论》的影响。
            •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常常被简称为“我思”(cogito)的原则,这种概括既简练又准确。“我思”包含了启蒙思想的两大基础原则,而且说明了这两大原则的一体性关系。
              首先,我思以肯定“我”--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是一切真理的基础而肯定了人本主义原则,并且肯定了人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来是个人主义--我想我还是提醒一句:不是唯我论或利己主义,虽然这种提醒对懂西语的人来说根本多余。
                  其次,我思以肯定思想是人的本质确立起理性主义的原则。在我思这一归纳之下,我们来理解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本主义所说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主义所说的理性,是人的理性。或者更清楚地说,当我们确定人是价值的基础的时候,理性正是人的本质,而当我们确定理性主义是最高的价值法则的时候,这种理性其实就是人本身。理性与人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按这种理解,说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或人本主义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它们看成两个分立的原则,它们只是同一的原则的两个方面。
              (1)根据材料,指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思想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笛卡尔思想的主要影响。
            • 4. 自由主义是欧洲影响世界的一种伟大思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主义是……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
              材料二:随着19世纪的逝去,自由主义同其他历史运动一样,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早期的古典的自由主义转为一种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据《全球通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这种政治经济组织形式如今通常被称为“镶嵌型自由主义”,以表明市场进程和企业活动处于社会和政治约束的网络之中,处于监管的环境之中……新自由主义计划要使资本从这些约束中“脱嵌”出来。
              --据《新自由主义简史》
              (1)结合材料一,从19世纪以前西欧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指出自由主义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呈现的趋势,并分析促成这种趋势的原因。结合英国的相关史实说明“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3)材料三中“镶嵌型自由主义”指什么?从政府施政的角度,结合史实说明二战后自由主义发展演变的过程。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思想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 5.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材料二】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删去)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明清的民主思想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当时却未能产生大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现象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并简要分析其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 6. 改善民主,是自古以来中外政府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则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民生观。
              材料二  2010年9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力促公租房建设。2010年9月29日,财政部等三部门下发《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实行税收优惠。2010年11月2日,财政部等四部门下发《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首付比例作出规定,并停止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及其原因。
              材料三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在民生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析其影响
              材料四   1933年,在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多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
              ---节选人教版必修二课本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府毁坏农产品的做法的目的及其特点。
              材料五  当年“专家相信,资本主义制度有一种自动机制能治愈其全部疾病,包括失业问题。今天,相信那个自动机制的人不多了”。
              ---节选自(美)莱维•巴特拉《1990年的大萧条》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特拉为什么说“今天,相信那个自动机制的人不多了”?
            • 7. 16~19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三个渐进的“转变”,同时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转变”是由君主制转向民主制,民主制里面包括“虚君”,包括君主立宪。……第二个“转变”,是由农业国家、农业文明转到工业文明,这也是一个进程。从16世纪,甚至可以说是从l5世纪开始,进入到近代,欧洲可以说是加速度前进,一个世纪和另一个世纪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几十年就有很大不同。这一转变当然要加上科学技术的作用,包括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第三个“转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影响了思维的模式……。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l6至l9世纪欧洲出现的“虚君”“虚”在何处?“虚君”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
              (2)据材料,归纳概括推动欧洲文明在16至l9世纪这一关键时期“加速度前进”的基本因素。
              (3)从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从当时的世界潮流来看,先进中国人思维转变的历程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 8.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
              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1715年至1789年间的生活只是一种量的变化,绝大多数人还生活在农村,而且所谓的旧制度中的社会和政治仍然被贵族和君主制控制,但是表面现象之下,这时期的西方在几个关键方面发生了变化,标志着18世纪是一个西方人即将到来的大转变奠定基础的时期。
              问题:
              1、在图中(1)(2)(3)(4)处填写相应的历史大事件

              2、美国革命及其原则是以什么方式预示将要爆发在法国的政治动荡?
              3、为什么法国的君主制特别容易遭遇一场革命?
              4、你认为法国革命和18世纪的政治趋势是一致的还是相反的?为什么?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近代政治文化是与封建政治文化相对立的文化,也是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宣传和鼓动的新型文化,它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出现,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而发展。西方近代政治文化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设计了政治蓝图。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西方近代政治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自由观、民主观和法制观,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已经提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发生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不仅对形成中的西方政治文化进行了检验,而且推动了西方政治文化向前发展。
              --摘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概括材料中有关“西方近代政治文化”的观点,并加以评述。
              (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多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