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 2.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     ]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4.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     ]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在
              [     ]

              A.议会
              B.三级会议
              C.教会
              D.大陆会议
            • 6.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 7.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