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请你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说明“修昔底德陷阱”是否可以避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荀子并没有迷信或畏惧于“天”,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荀子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的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天”来左右和预兆的.正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要做的就是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
              --刘蔚华《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
              普罗塔戈拉在《论神》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他主张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荀子和普罗塔戈拉的天人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天人思想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以及在东西方思想发展中的影响.
            • 3. 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处于相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们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亚里士多德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修昔底德
                  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l)概括材料一、二中古希腊和先秦的思想家的主张有什么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和秦朝是如何实践上述政治主张的?
                  材料三《法国民法典》规定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的法律原则,正是罗马自然法思想与万民法追求的平等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论罗马法的继受和影响》
                  材料四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3)依据材料三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影响。并运用材料四的观点谈谈我们研究古代中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现实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