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照片、漫厕)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资料的重要来源。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参照图1左上角方格,在A、B两个空格中仿写相关文字,并简要叙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图2所示著作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该著作发表有何历史意义?图3与图2所示著作内容相比有何变化?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3)分别概述图4、图5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述其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历史图片的认识。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斯宾塞不加区别的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及行为准则。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凭借内在的生命,不断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向前发展,最后目标是一种理想的静止状态。他认为,人类社会的这种理想境界只有通过自然选择才能实现,即社会发展的规律同生物进化的规律一样,也是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强者荣华富贵、弱者卑微贫贱都是社会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自然地严厉惩罚。同时,为了确保人类自然选择的顺利进行,政府应该保障人们的政治自由。……斯宾塞的社会政治思想在英美等国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1897年在其翻译的《天演论》中,严复同意斯宾塞所认为的自然进化是适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又不接受斯氏把人类社会的弱肉强食视为理所当然的强权逻辑。他抱着“唯我所需”的态度……宣扬的是“适者生存”的绝对性和“与天争胜”的必要性,强调……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倘若昧于时势而无所作为,必将被淘汰出局。
              --李宪堂《严复与<天演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 3. 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且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一18 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大学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牛津大学萨维里几何学
              1621年牛津大学色德来自然哲学、萨维里天文学
              1663年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
              1669年牛津大学植物学
              1702年剑桥大学化学
              1704年剑桥大学天文学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史实,评述马克垚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关系的观点。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拉马克曾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问题,他说:“观察的材料已经明显地证明了种的不变理论的荒谬。”至于达尔文,大自然对他的启示作用则在《物种起源》中展示得更加明显……达尔文把人视为一种“社会动物”,试图通过简单的类比将进化论运用于社会道德领域。他试图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如“适者生存”、“生存斗争”运用于人类社会。……达尔文进化论基于基因分岔和自然选择理论进行种族划分……正是由于基因分岔,我们今天才有不同的人种和族群。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流行的看法是,北欧的日耳曼人是优等人种,因为他们在寒冷的气候中进化,迫使他们发展出高等生存技巧,在责令时代表现为热衷于扩张和冒险。
              --引自[美国]范登伯吉《达尔文进化论摭谈》,美国《当代社会学》杂志1983年第5期
              材料二  如图所示

              --根据新浪网科技栏目2007年5月20日报道中的数据编制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材料中关于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5. 严复笔下的进化论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阅读并回答问题。
              原著直译文
                 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cosmicprocess)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合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也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
              严复译文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而相剂者焉。……斯宾塞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按语一: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斯宾塞者……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动植之事而一贯之,其说尤为精辟宏富,其第一书以发明天演之旨,第二书以天演言生学(生物学);第三书以天演言性灵(心理学);第四书以天演言群理(社会学);第五书乃考道德之本源,明政教之条贯,而以保种进化之公例要术终焉。鸣呼!欧洲自由生民以来,无此作也。
                  严复按语二: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赫胥黎……言群理,所以不若斯宾塞之密也。
              问题:
              (1)严复翻译此书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刺激有关?
              (2)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严复译本(包括按语)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
              (3)你如何理解严复笔下的进化论?
            • 6. 材料一达尔文者,实举十九世纪以后之思想,彻底而一新之者也。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政治、法制之变迁,进化也;宗教、道德之发达,进化也;风俗、习惯之移易,进化也。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此义一明,于是人人不敢不自勉为强者为优者,然后可以立于此物竞天择之界。无论为一人,为一国家,皆向此鹄以进。
              --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简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康氏评论孟子所说“民为贵”时有云: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公平所归乃举为民主,如英、法制总统然……近于大同之世。经这么一解释,儒教本就有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思想了,并明示了二者的更迭和渐进过程。康有为于是主张设制度局以定宪法,并以孔子自称为素王,孔子亦主张改制,为其变法立宪确立了经典依据。就这样,通过对儒教本土资的重新挖掘,宪政理论大可自给自足,移植西方宪政而不必同时引进西学,难怪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重读戊戌变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 7. 迷信与科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迷信只是一种主观臆测,而科学则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察之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其中“谶”是秦汉问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谶纬之学又称符瑞文化,是继筮卜文化之后出现的企图沟通天人关系的又一学说。“其(谶纬)极端性既凸显了汉代思想博太吞吐的气势,又凸显了汉代思想拼凑杂芜的思想缺陷;既表现了汉人的自信与智慧,又表现了汉人的迷信与稚拙;既是色彩绚丽的时代画卷,又是黯然消退的过眠烟云。”
              --徐兴无《谶纬文献和汉代文化构建》
              (1)有人认为与筮卜文化相比谶纬文化有其进步意义,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要指出“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代表性理论成就,并简要评述《天体运行论》的历史地位。
            • 8. 材料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1852年,他发表了《进化假说》,详细阐述了进化理论。他认为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都是整个进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所谓进化,就是物质由相对不确定的、分散的同质状态进化到相对确定的、凝聚的异质状态。无论是从原始星云到太阳系的发展,还是从原生物质到复杂的生物有机体的进化,实际上都是这种从相对不确定性到相对稳定、从分散到凝聚、从同质状态到异质状态的转换。他相信,随着社会的进化,坏人坏事将逐渐消失,人类将不断完善。换言之,在他看来,进化必然带来进步。他说:“由同质向异质的转化不仅体现在每一个民族中,也表现在全部文明的进步中。这种转化仍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行着。”
              1896年,斯宾塞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在《社会学原理》中说:“如果我们将1815年到1850年和1850年至现在这两个时期加以比较,那就不能不看到,随着武装力量、冲突和好战情绪得不断增长,限制性的管理也越来越普遍……个人的自由在许多方面已被取消……不可否认,这是向限制性纪律的倒退,这种限制性纪律充斥着整个军事社会的全部社会生活之中。”
              --摘编自《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52年斯宾塞进化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96年斯宾塞态度发生的转变及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