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③提出者的阶级立场完全不同;④影响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____;“材料”是____。(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 3.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

              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
              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关注世界
              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4.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该书在序言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提倡民主与科学
              D.实业救国
            • 5.

              有学者认为:1840—1895年,用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以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这里所说的“近代观念”的代表人物有(     )

              ① 林则徐     ② 洪秀全     ③ 张之洞     ④ 严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学习中国近代史以后,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你认为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是(     )

              A.鸦片战争前
              B.19世纪四十年代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19世纪九十年代
            • 7.

              阅读以下材料:(16分)

              材料一   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州,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圃于异学。”        

              ——陈旭麓

              材料二   康有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观点各属于那一派别? 各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原因?(6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3分)

              (4)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

               

            • 8.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旧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4分)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项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6分)

              (3)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6分)

               

            • 9.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 10.

              史学家陈旭簏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是()

              A.反抗君主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与民主共和的统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