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地球公转。公元2世纪,这个思想被古希腊学者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学模型。然而,1514年,波兰教士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模型。他的观念是,太阳静止地位于中心,而地球和行星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后来,德国人开普勒和意大利人伽利略公开支持哥白尼的理论。同时,开普勒修正了哥白尼的理论 ,提出行星不是沿着圆周而是沿着椭圆运动。……虽然他几乎是偶然地发现椭圆轨道能很好的和观测相符,但却不能把它和他的磁力引起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思想相互调和起来。只有到了更晚得多的1687年,这一切才得到解释。这一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也许是物理学中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著作。

              在现实中经常发生的是,设计出的新理论实际是对原先理论的一个扩展。例如,非常精确地观测水星,发现它的运动和牛顿引力理论预言之间有一个微小的差异。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理论预言了和牛顿理论略微不同的运动,和观察到的相符合,而牛顿理论做不到,这个事实是对爱因斯坦新理论的一个关键证实。

              ——霍金《时间简史》

              读后请回答:

              (1)哥白尼提出了什么新的天文学理论?当时处于什么思想文化运动发生之时?(4分)

              (2)牛顿又提出了什么新的物理学定律?(4分)爱因斯坦又怎样发展了牛顿的科学理论?(2分)

              (3)归纳概括牛顿和爱因斯坦科学理论贡献的相同之处(8分)

              (4)这些科学家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 2.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曾说过:“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他们熟读经典,却迂腐无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其余的都只是装饰而已。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难道不应该首先理解自然的法则,然后再了解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吗?

              ——摘自何亚平《科学社会教程》

              材料二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材料三              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

              材料四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诸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概括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凡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厌惟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科学产生的促进作用?(4分)

              (2)试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史实说明材料二神学的东西“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3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科学本体”的历史事件。(1分)并说明你对“科学本体”的理解?(2分)

              (4)据材料一、四,指出达•芬奇与陈独秀主张的共通之处,并简析陈独秀积极倡导这种主张的原因?(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