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母体文化,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极其荒谬的。统统的加以否定,肯定是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完全加以继承,肯定是犯了极右的老朽病。该继承的却不继承,不该继承的却强行继承,那肯定是患了精神与功能上的紊乱症。还有什么和谐稳定可谈呢!--天涯论坛《漫谈儒家的三纲五常》
              材料二感觉的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百度百科《苏格拉底》
              材料三在美国电影《华尔街》中有这么一段经典台词:“贪婪,不管什么样的贪婪,贪恋生活、贪图钱财、贪图爱与知识等,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当格林斯潘以及美国舆论批判“贪婪”是金融危机的原因时,事实上意味着美国金融界指导性文化理念的根本和全面的颠覆。--人民网《道德不敌利益 国际金融危机深处的文化危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我们对传统儒学中的“三纲”、“五常”应分别采取什么态度?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3)结合材料三,作者认为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14世纪至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展相关史实,试从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贪婪,不管什么样的贪婪,贪恋生活、贪图钱财、贪图爱与知识等,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这句话的理解。
            • 2.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9年1月到1740年6月,北欧瑞典的货船“哥德堡号”开始首次广州之行。

              (1)材料一中“哥德堡号”到东方的航路早在15世纪初是哪些航海家开通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在世界方面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当代全球化研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现象所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综合分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哪些因素?
            • 3. 分裂与统一,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从14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加速度的形式向前推进并最终得以完成。
              (1)材料中“南北分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公元1500年前后?
              (2)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3)中国最初是通过何种渠道融入世界市场的?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 4. 在近代英国,其经济思想和经济决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其经济发展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些国家,允许它们全体人民经营殖民地贸易。母国人民,得从母国任何港口,与殖民地通商,除了海关的一般证件外,不需要任何特许状。……在这样宽大的政策下,殖民地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售卖他们自己的生产物,购买欧洲的商品了。……但英国对其殖民地贸易所采用的宽大政策,大体上限于原料或粗制品的贸易。至于殖民地产物更精致的加工,英商和制造者要自己经营,并请求国会,以高关税或绝对禁止,使这些制造业不能在殖民地建立。
              --亚当•斯密《国富论》
              (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思想,并评析该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欧洲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不仅是实践天赋人权的途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手段。最大特点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这与前工业时代,尤其是中古封建社会凭借权力、习俗和经验来操控经济体系完全不同。经济自由主义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取向。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经济自由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以英国为例,概括“经济自由主义影响了政府的政策”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不能把英国和社会主义混为一谈。只要我的身体条件许可,只要我一息尚存,只要我有力量,我就绝不会把英国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被国有化和政府控制着、统治着的话,是不可能繁荣兴旺的。
              --撒切尔夫人1975年布莱克浦保守党年会演讲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撒切尔夫人讲话的经济背景,并简述当时的英国政府为防止“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对策。
            • 5. 世界市场与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
              (1)请用史实简要证明上述观点。
              材料二“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3)有学者认为,“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盖皆本也。”
              --黄宗羲
              (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文斯曾经说:“北美大平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的诸国是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羊群和牧场在澳洲,我们的牛群在美洲,秘鲁把他们的白银提供给我们……..中国为我们种棉花,印度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摘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
              (2)、材料二反应了19世界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特点?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6、7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的实质。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 7.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显著特征。世界的发展实质是不同文明从相互隔绝到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世界文明结束隔绝开始走向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表现,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过程。
              (2)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曾两次融入世界市场,这两次融入有何不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15年2月1日,中国在北京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其中“一带”“一路”分别指什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有何现实意义?
            • 8. 人类文明的进程总体呈现出由地域性向全球性方向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二战)的深远影响还在于它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凡自外于国际社会而闭关自守的国家便会落后……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由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二战后初期,为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和合作成立了哪些经济组织?这对当时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从16世纪开始,首先成为依附性地区的是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部分地区和西非的一些地区,后来,这个行列不断地扩大。
              --[美]皮特•N.斯特惠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三  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大的进步影响。
            • 9. 科技的发展助推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引发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以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技术革新向前推动了这个进程,使得浩如烟海的信息、图象、钱币、股票和其他可通过数字转换的东西得以即时传递。……许多具有全球化经济特色的交易逃避了各国政府的控制,或者只受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既然国界对一些大公司的交易和许多支撑全球经济的金融过程越来越无关紧要,那么人们关注的重点就会从国家间关系转向全球关系。
                                                                                                           --克罗卡特《反美主义与全球秩序》
              材料三  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并没有完全陷入被动,正是它们在经济领域中的积极活动才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开放以及全球经济的整合。……而事实也证明国家对迅猛的全球化进程,并没有茫然无措,相反,正在积极地调整既有的决策方式、政策选择以及行为轨迹。
                                                                                                           --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2)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的处境”问题多有争论。请例证材料二的观点。
              (3)对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职能”这一话题,材料三的观点更容易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共鸣。试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 10. 人类社会走向全球化的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整合。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下)》
              (1)写出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探索世界海洋”的两条重要航线。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推动全球化进程的。
                  材料二   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到了19世纪后期,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很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逐渐成为原料出口地,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下)》
              (2)根据材料二,概要分析19世纪后半期整体世界形成的主要特点,并简述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三   冷战所造成的两极对峙国际格局和经济上的两个平行市场,促使相互对抗的东西方两大集团都高度地加强各自内部的协调,而这种两大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却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叶江《大变局-全球化、冷战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用辩证的观点概括指出冷战对整体世界发展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