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 1852年,“英国的其他任何地方,甚至是论都,都可能没有像曼彻斯特一样,展现出如此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工厂。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鹤立鸡群了。它的工业产品机会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 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美)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材料四:1918年12月美国人乔治到达上海之后看到的部分现象,如表:
              领域现象
              服饰长袍马褂、中山装、旗袍、西装
              餐饮中餐馆、西菜馆、西式茶室
              住宅庭院式平房、里弄住宅、花园洋房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曼彻斯特人”主要指哪个社会群体?判断依据是什么?“曼彻斯特人”工业产品的输出给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划线部分文字所反映的这次大流感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述现象呈现出的特征及原因。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利润丰厚的商业企业,与同时发生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一起,解释了工业革命在18世纪晚期达到“起飞”阶段的原因。这也提出了为什么这种“起飞”首先发生在英国这一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
              、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迪亚士、哥伦布船队的航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起飞”的原因,并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起飞”的直接推动因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动?
            • 3.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学史

                        材料二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当代全球化研究》回答:
              (1)材料一所示三幅图片反映了发生在15--19世纪的重大事件。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简述上述三个事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 4.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而作罢。
              材料二  到 1860 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 30 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汲汲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材料中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贸易政策变动的主要经济背景,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4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派张骞建立与西域的联系后)中亚、西亚各国经常派人到长安访问、贸易。汉朝为了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往来于贸易,修筑道路,设置驿馆。汉朝丝绸的出口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由西向东,流入了汉朝。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二。 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黄金、白银等可以充当货币的贵重金属进行商品交易,但西欧本土的金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人相信东方遍地黄金,对东方充满幻想,点燃了欧洲人到东方寻金的热情。西欧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增强国力、获得财富,都纷纷支持远洋探险活动。从1487年迪亚士首先开始探索到东方的线路,到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沿着哥伦布的航路,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与丝绸之路开通在影响上的相同点和交往方式、结果的不同之处。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
              (4)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请分别结合古代雅典、近代英国的政治文明实例,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两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 7.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材料三 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 “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中国“传统的制度和习俗”“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这一观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