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民的下一次的起义(编者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争取廉洁政府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决定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革命……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的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一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选自马克思1853年6月著《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这种现象本身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因为在东方各国,我们经常看到社会基础不动而夺取到政治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不断更迭的情形。中国是被异族王朝统治着。既然已过了三百年,为什么不来一个运动推翻这个王朝呢?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色彩,但这是一切东方运动的共同特征……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选自马克思1862年7月著《中国记事》
              如何理解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评价的这一转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2. 材料一“洪秀全起自布衣,驱逐异族,虽及身而亡,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因深慕其为人……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为纯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
                  材料二“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权。”
              --孙中山《太平天国战史序》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政治纲领》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待太平天国运动是一种什么态度?扼要指出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似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在吸取太平天国运动教训的基础上又是如何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
            • 3. 材料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 心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1曰,既要恢复我 们民族的固有美德。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公,就是 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所要学习而要搬到中国的是西方中世纪的神权统、;台,那正是西方的 缺点。洪秀全如果统一了全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成 功阻止了中国的后退,他在这一方面^氐抗了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这是他的一个大贡献。--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史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一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