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港。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 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诗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是

              [     ]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 3.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   
              [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4. 坐落在甘肃会宁县城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基地。馆中有一幅《会宁会师》油画,李宁同学对这幅油画有如下认识,你认为其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描绘的事件发生于1935年10月
              ②标志着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 
              ③它反映了中国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情景 
              ④它是中国革命旧局面结束和新局面开始的重要表现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
              [     ]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
              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 6. 2010年的暑期,小辉同学参加了“红色之旅”,旅行团一行从江西瑞金启程,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到达陕北。与这一线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百团大战
              B.渡江战役
              C.红军长征
              D.淮海战役
            • 7. 有学者认为,遵义会议开始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家化”的正确历程,其理由是
              [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 8. 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     ]

              A.同盟会党员证

              B.“红军临时借谷证”

              C.五四运动40周年纪念邮票

              D.公私合营信大祥绸布商店开业时照片
            • 9. 下文摘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
              [     ]

              A.太平军
              B.北伐军
              C.工农红军
              D.新四军
            • 10. 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     ]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