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13年宋教仁被刺,宋案由上海地方检察厅全权负责,上海地方检察厅向京师检察厅发送传票,要求将涉案人国务总理赵秉钧按期解送来沪。1919年学者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要提起公诉。这两项事件可以体现(  )
              A.有些人曾努力维持民国初年建立的法治
              B.梁漱溟是非不分,站在北洋政府立场
              C.民国初年法制的独立与公正
              D.上海检方逾越了自身权限
            • 2.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 3. 右图为1919年的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马关条约》承认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
              B.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是合法的
              C.外争国权失利引发了五四运动
              D.弱国无外交,中国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 4.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 5.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京津学生大批被捕
              D.报界支持学生的斗争
            • 6.

               1919年7月,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对日本驻英大使说:“多年来,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目标是取得对中国资源的控制权,使日本成为未来中国实际上的主人。这种最系统化和不知耻的方式、策略在中国产生了一种广泛的敌对情绪。”以下事件均为日本侵华暴行,其中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

              ①逼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  ②强占中国山东  ③制造“济南惨案”  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