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社会主义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为壮观、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学说以1 516年英国人托马斯•摩尔撰写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迄今已有48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它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叶,社会主义学说一直处于空想阶段。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其主要代表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第三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其主要代表是邓小平同志。
              一一《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三次飞跃》    材料二:19 36年11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时说,……苏联社会已经“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材料三:二战胜利后,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领导了一场社会主义试验。艾德礼说:“工党政府正在英国建立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最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叫做民主社会主义”。1948年,艾德礼颇为自豪地认为工党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一种把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
                  材料四: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一一胡锦涛在十八大的讲话请回答:
              (1)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的标志是什么?列宁在革命实践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参考: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列宁推动: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以及十月革命等知识点去考虑
              (2)材料二中苏联在基本上实现了的“社会主义’’与材料三中英国工党政府建立“民主社会主义”有何不同?
              参考:从两种民主国家的性质、民主的实质以及内容区分析
              (3)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与英国式“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都面临严峻危机,两国执政者如何应对?
              参考: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新经济体制;英国:面对“滞胀”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消减社会福利开支等
              (4)20世纪初期,中国人“以俄为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后期,中国人又“以俄为鉴”,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请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人是如何“以俄为鉴”,做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参考:20世纪初期,中国人“以俄为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诞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解放后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做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20世纪后期,中国人又“以俄为鉴”,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导致苏联解体,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做到“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 2.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近代以来又在全国领风气之先。在这里,有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南京路、明清建筑集中的老城厢,又有众多名人故居、经典花园公寓、石库门老宅旧弄……作为新上海人,请你根据示例,撰写一则上海范围内与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相关的景点介绍,必须包括名称、时间,特色与简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