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因为各国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是共同的;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林娟《美国的大选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苏皖等老区,继续“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在乡、区、县、边区四级政权建设中,除汉奸、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及精神病患者外,不分阶级、党派、民族、职业、财产、性别、宗教信仰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实行平等、普遍、自由和直接选举原则,采用直接投票、投豆豆到碗、送票箱到家门等形式,选举时,选民穿上节日盛装,妇女头戴鲜花,有的骑毛驴翻过几座大山选出自己拥护的人。
                                                   一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主政治与解放区政权建设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 2.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近代英国政治思想家阿克顿
              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请回答:
              (1)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英、法、美近代代议制确立为史实,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个现象对以后的欧洲和世界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 3.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区域,在文明进程中起着重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自宋朝开始的“中古都市化革命”取消了每一个县只许设一个市场的限制,官市制度终于崩溃,有些城市快速扩大,并在城门外出现商业区。
              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许多大专业市镇,从事于米粮或手工业品之贸易。这一发展当然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农业逐渐商业化有密切关系。长江下游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棉货与丝货产区。江南地区有52个棉货专业市镇,25个丝货专业市镇,13个米粮专业市镇。这些市镇都分布在太湖附近及长江三角洲一带。只有一个镇---南汇县周浦镇--既属棉货专业又属米粮专业。换言之,其他的88个市镇都只专业一项主要产品。
              ---摘编自刘翠溶《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都市化之发展与人口特征》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市镇化的原因和特点。
              材料二  英国城镇人口变化及下议院议员构成变化情况。(图1)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社会发生哪些变化?简要说明上述变化的原因。
              图2是晚清时期上海城市一隅。原图中有这样的文字介绍:“江海北关(注:专司外洋各国商务)设在沪北英租界黄浦滩上,规模宏敞,轮奂聿新。近日新造钟塔一座,蜕立中央,高耸霄汉,并向外洋购运大钟安设其上……夜间则燃点电气灯,照耀如昼。”

              (3)依据材料描述晚清时期上海城市风貌。对此你有何认识?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转向城市。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和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背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