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
              A.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B.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C.推动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
              D.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六十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 3.

              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爱国”牌香烟设计的烟画。仔细观察画面,能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要求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环境恶劣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讲求营销策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 4.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引发新文化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促使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 5.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

              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
            • 6.

              观察下面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比较表(部分)。

               

              时间          省区

              直隶

              山东

              山西

              浙江

              江西

              嘉庆二十五年(1820)

              5.67

              6.91

              6.83

              6.08

              5.73

              宣统三年(1911)

              5.15

              5.49

              4.82

              4.25

              4.94

              关于表1中变化的主要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
              C.国家政治局势变动的影响
              D.近代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播
            • 7.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 8. 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充满艰辛,历程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l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走、陈果夫控制的申国蚕丝公司崔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在夹缝中艰难求生。根据材料一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材料二《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认为:中国自1840年开始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种道路的转化,其中第二条道路是指1949-1978年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
              (2)从经济角度用史实说明带有苏联特色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道路是如何确立的?这条道路所早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当时有何显著特点。
              材料三“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21世纪初,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英国《卫报》
              (3)1978年以后的现代化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转变”发生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9. 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科技发展,社会和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规模看,15世纪(明中叶)到1820年,中国是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1750年,中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2%,而全欧仅占23%;直到1820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总量的32.4%,居世界第一位。当时中国的商品如丝织品、瓷器、茶叶、棉布、粮食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期经济总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的中国为什么没有能够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材料二 在一个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即当国家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孙中山伟大的历史贡献》
              (2)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否正确?试从政治、经济等角度论证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没有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原因。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到205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需耍一个新的经济奇迹一而 且全球经济兴衰可能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再创奇迹。
              -一美国《时代周刊》
              (3)试从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模式”的探索?分析“中国模式”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 1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昌机器厂和继昌隆缫丝厂先后创建。它们的共同点是(  )
              A.创建时投入资金少,都属于轻工企业
              B.建立在沿海地区,都与对外贸易有关
              C.创建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都使用机器生产
              D.创建者为洋务官僚,都属于近代企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