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 2. 维新运动中,康有为发表了《孔子改制考》,将一个复古的守旧者考证为革新的改革家。康有为的意图是(  )
              A.还原孔子的变法改革形象
              B.宣传儒家的进取有为精神
              C.论证维新变革的合法性质
              D.争取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
            • 3.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早期维新思想
              C.设议院、开国会
              D.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 4. 1862年,恭亲王奕䜣奏请成立京师同文馆以授西洋之学,并主张从举人、优贡及五品以下京外各官中招考生源。未料“京师各省士大夫聚众私议,约法阻拦,甚且以无稽谣言煽惑人心,遂无复有投考者”。这一事件反映了(  )
              A.招生不公影响士子利益
              B.晚清官场派系斗争严重
              C.贵族官僚反对开办新学
              D.守旧观念阻碍社会进步
            • 5. 1901年,梁启超提倡以“民族主义”有效抵御外辱;1903年后却只讲“国家思想”而再提“民族主义”,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梁启超(  )
              A.抵制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浪潮
              B.对外妥协博得列强的好感
              C.提倡各民族间互相尊重与合作
              D.宣扬清末新政的平等思想
            • 6. 19世纪末,有人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若守此不失,虽孔孟复生,岂有议变法之非者哉。”据此判断他(  )
              A.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倡导革新政治,变法维新
            • 7.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
              A.“祖宗之法不可变”
              B.“中体西用”
              C.“变者古今之公理”
              D.“托古改制”
            • 8. 康有为说:“人道……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至共和;……盖自据乱进而升平,升平进为太平,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这体现了康有为(  )
              A.民主共和是终极目标
              B.坚持进化论的历史观
              C.借古讽今的宣传策略
              D.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 9. 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即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有七章。其中第一章《总纲》规定: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些规定(  )
              A.完全照搬美国1787年宪法
              B.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C.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D.反映了全体中国人的民主要求
            • 10. 孙中山曾说:“中国古昔有唐虞之揖让,汤武之革命,其垂为学说者,有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有所谓‘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这表明他(  )
              A.纯粹学习西方民主思想
              B.侧重借鉴美国共和制度
              C.以推翻满清帝制为目标
              D.汲取了古代的民本思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