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富士见楼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充满民族主义的演说。这次演说,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焕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这说明(  )
              A.东京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心
              B.推翻清政府的时机成熟
              C.革命思想传播进步一深人心
              D.孙中山的革命威望崇髙
            • 2.

              法国史学家基佐在论述英国革命时说,“没有一种旧因素彻底消亡,也没有一种新因素彻底胜利,或者某一种原则取得了独霸的优势。”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英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

                  C.1 832年的议会改革          D.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相比,曾国藩的思想出现了具有新内容的变化,在伦理政治观念上由原来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保持天朝至尊,转变为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讲究“忠信笃敬”、“守定和约”。同时,他更重视引进西方技术的活动,认为是“救时之第一要务”“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王少普《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1922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基本思想主张的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启超归纳的第二期有何史实依据?“新时期”又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与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相比,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知识界关注的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孙中山将西方的“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

              [     ]


              A.中枢机构分权制度
              B.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C.官吏考核和任免制度
              D.内外朝分立制约制度
            • 5.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     ]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 6.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7.
              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深入研究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C.传播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
              D.较为彻底地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 8.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经历了数千年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①“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材料二: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②“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个学派的观点?根据材料,解释“和谐社会”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分别属于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哪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罗素称某场革命为“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这句话应在一定程度上是 

              A.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描述
              B.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夸张追忆
              C.对法国大革命的高度赞誉与肯定
              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准确观察
            • 10.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当政时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义务
              B.推翻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C.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D.推行全面限价法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