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孙中山传》的目录,每一章下包含若干子目,“宣扬民生主义和实业救国”子目应属于(  )
              A.第二章
              B.第三章
              C.第四章
              D.第五章
            • 2. 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
              A.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
              B.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C.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D.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 3. 孙中山提出:按照“人类生活的程度,在文明生活进化中可以分作三级。第一级是需要。人 生不得需要,固然不能生活,就是所得的需要不满足,也是不能充分生活,可说是半死半活。所以第一级的需要,是人类的生活不可少的”。第二级叫作“安适”,第三级是“奢侈”。材料 体现出孙中山(  )
              A.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
              B.以进化论思想指导革命
              C.追求民生的政治理想
              D.民生史观脱离大众需求
            • 4. 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认为“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这段对话说明(  )
              A.救国路径趋于多元化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孙中山反对教育救国
              D.严复主张君主立宪
            • 5. 20世纪初,梁启超在《杂答某报》中指出:“即行社会革命,建设社会的国家,则必以国家为一公司,且为独一无二之公司,此公司之性质,则取全国人民之衣食住,乃至所执职业,一切干涉之而负其责任。”梁启超针对的是(  )
              A.马克思的公有制经济
              B.革命党人的民生主义
              C.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中共的共产主义理想
            • 6.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院,开国会
            • 7. 梁启超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写道:“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梁启超首次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很快被时人所接受和使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
              A.“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B.中国人民与西方列强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C.“西学东渐”使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广泛传播中国
            • 8.

              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这种见解

              A.抹杀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反侵略求独立的反抗史
              B.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C.夸大了近代中国人民主动融人世界潮流的奋斗精神
              D.批评了部分历史学家不顾事实崇洋媚外的治史态度
            • 9.

              晚清名人黄遵宪曾说“近年以来,民权自由之说遍海内外,其势长驱直进,不可遏止,而或唱革命,或称类族,或主分治,亦嚣嚣然盈于耳矣。而仆仍欲奉王权以开民智,分官权以保民生,及其成功则君权民权两得其平。”由此推论,黄的思想主张是( )

              A.中体西用
              B.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
            • 10.

              1895年严复在《辟韩》一文中指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1912年严复又认为自古以来只有强人政治才能统治中国,在《与熊纯如书》中说到,“自吾观之,则今日中国须有秦政、魏武、管仲、商君,及类乎此之政治家,庶几有济。“由此可见

              A.严复从提倡民权走向反对民权
              B.严复的思想主张日趋保守落后
              C.严复的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
              D.严复的主张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