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从此中国人民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屈辱历史。

               

            • 2.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摒弃前嫌,通力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侵华使中华民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

               

            • 3.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小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从此结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小题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小题3: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小题4: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尽管它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但它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小题5: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
            • 4.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历史上很多的探路者,在开路的同时也在开创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情境一  高原马帮--幽幽古茶道
              材料一

              材料二
              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有官茶、有商茶,皆贮边易马……设茶马司于秦、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
              --《明史•食货•茶法》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往于云南丽江、西藏、印度等地的马帮约有25000驮之多,沿途大小商号多达1200余家,大多数人家都投身于古道运输或从事与茶马古道相关的产业。贸易物资增加了从印度转运来的英国和美国的香烟、卡其布、毛呢、手表、煤油,以及各种日用百货,由拉萨到印度则出口大量羊毛。云南丽江、四川康定和西藏昌都这样一些城镇也纷纷在茶马古道上兴起了。
              --摘编自CCTV《茶马古道》纪录片解说词情境二  远洋帆影--浩浩新航路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摘编自《大国崛起》纪录片解说词(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朝茶马古道贸易的特征。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期间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2)“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依托情境一、二,以两条路的共同之处为切
              入点,请你以“    之路”为题,论述商路开辟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 5.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1)根据材料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2)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材料四 世博会上海馆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中共“一大”、“二大”都是在这样的石库门建筑里召开的。                                      
              (3)透过石库门你能体会出近代上海的哪些特征?任选中共“一大”或“二大”一次会议,解读“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的含义。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况表
              时  间城市化程度最高
              或城市化速度最快地区
              原   因
              解放初期东北地区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深圳最快    
              1990年至2000年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辽宁    
              2001年至2010年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北京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上表。
            • 6.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做出了毕生的贡献。他是:____。
              (2)他坚信地圆说,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了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他是:____。
              (3)他是美国著名发明家,一生中有一千多项发明获得专利,其中,耐用白炽灯的发明最有意义,给人类带来了电的光明。他是:____。
              (4)他是启蒙运动时期著名思想家,在其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人民主权”学说,这一学说被庄严地写进《人权宣言》,成为新兴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他是: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