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 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美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近代化[来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外国殖民势力作用的结果
              C.开埠通商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D.烟台开埠促使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3. 如果说,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昀人棉八自纺、自织、自用),现在则是从市场买进口机纱,织成布匹自用或供给市场,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巳占23.4%,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传统纺织品已完全商品化
              B.民族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C.传统织布业占据市场优势
              D.进口机纱导致纺织分离
            • 4.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
              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材料三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并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 5.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
              C.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  
              D.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
            • 6. 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两白银
              65,005,711两白银
              1895
              171,696,715两白银
              143,293,211两白银
              1905
              447,100,082两白银
              227,888,197两白银
              1911
              471,503,943两白银
              377,338,166两白银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马关条约》的签定导致进口激增
              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D.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 7.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男耕女织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钢铁厂         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8.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
              A.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 9.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图中瑞蚨祥销售额日趋下降的原因不包括

              A.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掠夺
              B.英美等外国资本对中国的侵略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自然经济解体,手工业破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