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 2.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 3.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4.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1)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2)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3)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4)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     ]

              A.(1)(2)
              B.(1)(3)
              C.(2)(3)
              D.(3)(4)
            • 5. 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6. 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     ]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 7. 下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


              [     ]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 8.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 9.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 10.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上表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