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 2.

              由于种棉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少,到了清代康乾之时,整个上海地区,正如两江总督高晋所说:“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由材料可知康乾时期

              A.种植水稻比种植棉花获利更多
              B.农民没有改变自己的种植结构
              C.该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政府已经不在该地征收粮食税
            • 3.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

              以下是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表,其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为了

              年份(年)

              农产品出口总值(千元)

              占出口贸易总值(%)

              1893

              28.423

              15.6

              1903

              89.496

              26.8

              1910

              231.957

              39.1

              1920

              307.047

              36.4

              1930

              628.285

              45.1

               

               

               

               

               

               

               

              A.适应外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需要
              B.适应清朝政府扩大税收来源的需要
              C.适应南京国民政府兴办实业的需要
              D.适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耕作图》和《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从材料一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的原因。(2分)

              (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2分)

              (3)根据材料二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2分)并回答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写出三个原因)(5分)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 6.

              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7.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这说明外国商品输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

              A.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B.加速了自然经济发展
              C.促进了自然经济解体
              D.导致了洋务运动失败
            • 8.

              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 9.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10.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 “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顺德县)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1854年后……纺业停顿”。……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5、16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2分)其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4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2分)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2分)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与材料三中反映的情况有何关系?(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