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记葛贤》


              材料三 1872年,陈启沅从安南(今越南)回到广东,他的家乡盛产原料茧,当地农民有缫丝传统,因而人员可大量招募。于是,他仿效在安南的法国式缫丝机器,亲手设计绘制了两套机器图样。全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缫丝车和丝釜都由当地制造,其中丝车改为木制,丝釜改用陶制,仿制了“法国式(共拈式)”的缫丝机,于1874年在南海县西樵简村堡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俗称“丝偈”,该厂雇佣工人六七百,出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不久,因被视为异端,于1881年(光绪七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   
              材料四 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家的保兴面粉厂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扰,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督抚衙门,反复再三,最后在两江总督刘坤一支持下,官司才告一段落。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概括其本质特征。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和材料二相比有何明显进步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谈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厂的情况

              材料二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三则材料,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种工业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年初“工业建设会”发表成立旨趣:丕(大)焕新猷(计划),自必首重民生,为更始之要义;尤必首重工业,为经(治理)国之宏图……往者忧世之世,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难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障害我工业之发达……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形容众人归向)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1912年2月28日《民声日报》

              材料二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遏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得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教育要遵循的思想是什么?谈谈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5,6年殆值千万。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铅,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其尤可惊异者,厥为钨矿。钨之发现,始于民国4年,至6,7年,则江西湖南广东所产达4000余吨,价值1000万元。世界产钨之国,除美国外,殆以吾国为最。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三 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围民族工业之前提》,1941年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南方金属矿产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来发展失败的原因又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例最快的是哪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