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中国道路同行规则是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借规程》中载明的条文:车辆通行时必须靠路左。1945年左右,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交通规则《城市交通规则》。这在本质上说明近代中国

              A.被动学习西方文明
              B.交通的发展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C.交通规则最早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D.交通工具发生根本变化
            • 2.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叶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 3.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的形成属于史学研究的上海外白马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变化表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 4.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讲学,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翻译。在上海,泰戈尔可能会看到的社会现象有(  )

              ①公共汽车的运行              ②民众观赏电视节目《吉檀迦利》 

              ③自由恋爱成为一种时尚        ④改良旗袍成为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 5.

              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这主要说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人中国
              B.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
              C.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
              D.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
            • 6.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 7. 下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①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②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③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④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

              交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

              ①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②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④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9.

              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

              ①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         

              ② 1872年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创办

              ③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上海建成 ④福建第一次通了火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 10.

              近代上海虽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慢慢攀升,但数量颇为有限,走路或骑自行车依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人们都愿意住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可见这一时期的上海(  )

              A.消费观念制约工业化
              B.是中国近代经济中心
              C.汽车制造业尚未出现
              D.城市化发展受到制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