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反映了1894—1927年帝国主义各国对中国铁路的控制(单位:公里),据此判断

              年份

              内容

              1894

              1911

              1927

               

              1931

              里程

              比例

              里程

              比例

              里程

              比例

              里程

              比例

              自主铁路

              77

              21.1%

              665

              6.9%

              1043

              8.0%

              2240

              15.7%

              帝国主义控制下的铁路

              直接经营

               

               

              3759

              39.1%

              4330

              33.2%

              4330

              30.4%

              控制经营

              287

              78.9%

              5192

              54.0%

              7666

              58.8%

              7666

              53.9%

              A.甲午战争后列强通过资本输出使铁路权益丧失殆尽
              B.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在铁路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C.铁路网便利了九·一八后日本占领中国华北地区
              D.铁路利权的丧失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 2.

              近代以来,中国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邮电通信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②第一条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

              ③合身适体的旗袍开始出现         ④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开始实施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
            • 3.

              下图是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该漫画( )

              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
              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
              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 4.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B.上海交通逐步与近代文明接轨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D.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 5. 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大大增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④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 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到“出门坐车,购物上网"的变化说明了
              A.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
              B.人们一味贪图享乐
              C.传统生活方式被完全抛弃
              D.网购成为唯一购物方式
            • 7. 下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

              ① 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② 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③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④ 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 26、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表述正确的是(     )
              A.《时务报》是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格局基本格局奠定
              C.19世纪,福建巡抚在台湾开设中国第一部无线电台
              D.《渔光曲》的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 9.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 10. 詹天佑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受益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