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初,西学的进一步传播,给沉闷的中国思想界带来清新的空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但西学宣传者也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反对……甚至部分知识分子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反对“醉心西化”。这一现象表明(  )
              A.反对之人在思想上较为保守
              B.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仍占主流地位
              C.西学不能有效推动社会进步
              D.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仍存在不小阻力
            • 2. “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3. 【历史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利玛窦(1552-1610),出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城,在罗马学习法律,并加入耶稣会。万历10年(1582年)来到广东肇庆传教。1583,建立第一所天主教堂。他修改教规,默认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以圣经附会四书五经。他在广东端州、韶州先后滞留15年,埋首钻研儒家经典,乃至过目不忘,令士子们大为惊讶,称他为“西儒利氏”。在士大夫怂恿下,利玛窦从广东经江西到南京,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601年1月24日)到达北京,通过太监把圣经、圣像、十字架、自鸣钟(时钟)、《坤舆万国全图》送给明神宗……其教徒队伍迅速扩大,1603年500人,1608年2000人,其中包括了当时有名的开明人士徐光启、李之藻、杨
              廷钧、翟太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利玛窦到中国传教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传教的历史贡献。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情况
              地理学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理》
              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说》
              天文历算邓玉函、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汤若望、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欧洲古典哲学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
              建筑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概况
              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雇人翻译《四国志》《各国律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后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
              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5. 《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怿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材料反映(  )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B.正确认识了东两方文化的优劣
              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
            • 6. 有人把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受外来思想影响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时期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  )
              A.1840-1860年
              B.1860-1894年
              C.1895-1920年
              D.1921一1927年
            • 7. 1876年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文士们刻薄地讥笑他弃圣贤之帮而追随于洋鬼,郭嵩焘的日记因为赞誉已有两千年历史之西洋文明而被守旧派斥责为异端邪说,他们迫使官府拆毁了该部日记的印版.这反映了当时(  )
              A.西学传播缺少良好的社会环境
              B.崇洋媚外遭到社会鄙视
              C.新旧思想的冲突此起彼伏
              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愤慨
            • 8. 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  )
              A.民主共和
              B.自由平等
              C.救亡图存
              D.公正法治
            • 9. 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本体论
              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 10.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其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l l1l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①注重西学     ②经世致用   ③中体西用     ④顺应潮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