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 2.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例子是

              A.科举制的废除
              B.白话文的使用
              C.列宁装的普及
              D.《新青年》的出版
            • 3.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 4.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   )

              ①实业救国思潮 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社会主义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5.

              杨天石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记录蒋介石日记的有关内容: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杂志;1923年9月6日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从以上日记内容可以看出

              A.蒋介石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B.蒋介石对新思潮感兴趣
              C.蒋介石是马克思主义者
              D.蒋介石想寻找证据屠杀共产党
            • 6.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这种“潮流”是指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传播
            • 7.

              1919年6月20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 )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国民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 9. 上海造币厂制作的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纪念章的背面(见右图),图案是一位妇女张开双臂护佑着一堵墙边的殉难者,这堵墙是一次革命终结的地方。它位于(  )

              A.法国巴黎     
              B.英国伦敦              
              C.德国柏林        
              D.俄国莫斯科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新和谐公社”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公社”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
              材料二、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的监督,不称职者可以随时撤换;成立有工人代表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厂内各项工作。
              材料三、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走向失败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是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