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文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改良主义
            • 2. 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选项对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
              B.与传统革命相区别,赋予了近代革命全新内容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其思想体系体现现了民主共和革命的意识形态
            • 3.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不同阶级为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走过不同的道路。

              材料一:某学者撰文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孙中山曾经被称为“疯子”,后来“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种现象? 这次转型的结果是怎样的?

               

               

                  材料二:我们当时对于创造革命根据地与进行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与认识十分微弱,……而南下向广东进发。……,因而南昌起义的部队大部分遭受损失,仅留了一部分力量与毛主席所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在井冈山会师,才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                                  ——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

              (2)材料二中毛泽东在湘赣山区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该道路的最终实施情况如何?

               

            • 4. (22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2) 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6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6分)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4分)

            • 5.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同志冯自由写道:“……《民报》出世以前,世间尚无‘民生主义,之一名辞。孙总理与同志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仍称社会主义,但曰吾所主张救济社会经济之宗旨及方法,实较目前欧美人所言之社会主义为广大云。……”孙中山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6. 1924年孙中山说“平均地权”要做到“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由国家当给以土地”。国家土地从地主处买来。“节制资本”基本内容是:凡在中国土地上的有独占性企业,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空,不论属于中国人所有还是属于外国人所有,一律收归国家经营管理,以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这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性
              B.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纲领一致
              C.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办法
              D.决定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
            • 7.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民族努力追求的目标,20世纪30、40年代先进中国人纷纷探求民族复兴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胃,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绞脑沥血,各本其所学,发抒复兴国族之伟论。                                                         ——吴钊《复兴之基点》,载《复兴月刊》,第2卷第l期(1933年)

                  材料二  (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写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国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2卷,(6)、(7)(1940年7月)

                  材料三  教育家蒋梦鳞( 1886~ 1964)在昆明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写成《西潮》一书。他认为:“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他必定能慢慢地吸收西方在科学上的贡献;以中国天然资源之丰富,人民智慧之高,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迂回,正像曲折的长江,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却始终未变。”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

                  材料四  “这个方案无疑的是我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只要我们能依照国父的遗教迈进,民族复兴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已经在任何方面——无论文化、政治、经济等都替我们铺好了光明大道。”

              ​                                                                                   ——摘自萧一山《清史大纲》(成书于194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吴钊在文中发出了什么呼吁?指出他发出此呼吁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于民族复兴“抱乐观”态度的理由及有关史实。

              (3)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蒋梦麟和萧一山的民族复兴道路。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 8.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是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摘自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三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政治自由化”指雅典确立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雅典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伏尔泰描述的英国政体是什么?光荣革命后,英国为推进这一政体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哪些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主张建立什么政体?孙中山为此进行哪些实践活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