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

              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 

              请回答: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古今中外的宫殿都见证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前苏联冬宫

              (2)冬宫见证了俄国历史的转折,也见证了世界历史的转折。这两个“转折”分别指什么?你怎样认识前苏联的解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美国白宫

              (3)白宫一直是美国最高行政长官的官邸,入主白宫的主人都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你怎样理解美国总统的权力“属于全体美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材料一: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对于农民社会来说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灾难。     
              ——霍布斯包姆 

              材料二: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    
              ——根据【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材料三:(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

              材料四:《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请回答:
              (1)请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在苏俄和苏联时期各有何表现?当时政府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国农民非暴力的日常反抗行为对制度创新有何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四的数据支持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4月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讲话》

              材料三:“合众国人民……要求采取直接而有力的行动。”    
              ——1933年3月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政府不能解决问题,问题就在政府自身。”    
              ——1981年1月美国里根总统《就职演说》

              “政府膨胀一分,则自由收缩一分。”    
              ——1989年1月美国里根总统《告别演说》

              请回答:
              (1)导致列宁提出“利用资本主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邓小平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斯福与里根总统就职时,美国经济正经受怎样的困难?他们各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探究学习启示我们在解读历史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材料二  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馀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三   要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材料一中“经济政策”和“退却”分别指的是什么?列宁主张“退却”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邓小平对列宁主义有哪些继承和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新和谐公社蓝图

              图2 《共产党宣言》书影

              图3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归纳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当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时,它只是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个,并未马上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它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学说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基本根据:它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之上;它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它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不割断历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抛弃了一切主观臆测。这一切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是它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根源所在。《共产党宣言》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所有的原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后来被实践证明是不准确或不正确的结论,这是不必讳言的。因为判断正误与对错是实事求是原则所要求的。
              ——《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

              图4 攻打冬宫

              图5 井冈山会师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差异,并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0年4月6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可以总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哪些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2)材料二提及的“退却年代”在国家农工商政策上有何表现?列宁称这种“退却”让苏俄(联)“打破了坚冰,指明了航向”,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材料四: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较强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不断走高。特别是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到两位数。为此,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增加供应、促进流通、打击炒作等一系列措施。
              (3)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解决农业危机的做法,并指出材料三、四中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目的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刺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三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其中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迭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的制度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造成这一效应有哪些主要制度和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苏俄向共产主义过渡经历的变化。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三发展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有何共同之处?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现材料四变化的原因在制度和政策方面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认识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