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作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中写道:美式幽默的溶解剂早已开始向这场危机发起进攻。有些冷笑话,说的是高盛集团的每一股都配发免费左轮手枪。还有笑话说,客房服务员会询问每位登记者:“是用来睡觉,还是用来跳楼?”针对上述现象,罗斯福政府的应对举措主要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动工业复兴
              C.帮助民众克服恐慌的心理,恢复对未来信心
              D.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救济工作
            • 2.

              有位年轻的美国人曾经独闯中国,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洋务企业——开平煤矿任总工程师。数十年后,他凭借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当选美国总统,但几年之后,又因管理失败遭美国选民抛弃。据此判断,这位美国总统是(  )

              A.亚伯拉罕?林肯
              B.赫伯特?C?胡佛
              C.富兰克林?罗斯福
              D.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 3.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当时令人们产生这种担忧的直接背景是(    )

              A.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30年代大萧条的发生
              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 4.

              观察下表《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国别

              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

              美国

              竹的本体、切株及种子,草棉植物,各种白松醋粟,小麦,玉米,甜粟,芦粟,柑桔,马铃薯,山药,水稻植物,香蕉,甘蔗

              德国

              葡萄,苗木,各种双子叶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比利时

              葡萄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瑞典

              活榆树科植物

              加拿大

              五叶,醋粟,桃金娘,锯粟,伏牛花

              墨西哥

              一切种子

              日本

              新鲜胡瓜、西瓜、南瓜以及其他葫芦科植物,番茄、菜豆等咖啡植物及种子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 5.

              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最终使市场变成了强权国家的附属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市场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B.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主义意识
              C.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人类的公共价值观
              D.自由市场原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
            • 6.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l940年》载:“是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l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一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890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这说明胡佛政府

              A.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B.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 7.

              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更增加至8.67亿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世界经济形势恶化
            • 8.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认为,经济民族主义没有使各国取得增加(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结果,结果恰恰相反:1929-1933年,世界产量降低了38%,贸易额减少了66%以上。据此判断,这里的“经济民族主义” 实际上是
              [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D.计划经济思想
            • 9. 1930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了国与国之间互不信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与世界的和平。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法案取消了自由主义原则                
              B.该法案维护了美国的经济利益
              C.该法案刺激了法西斯的崛起                
              D.该法案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 10. 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出现该现象的时代背景可能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B.20世纪30年代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