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后,在整个19世纪,大约每隔10年周期地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危机缩短到大约每隔7~8年爆发一次.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统计.
                  时间

              国家
              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
              美国1次2次2次1次1次
              日本-2次2次2次1次
              联邦德国-2次2次2次1次
              法国-2次1次1次1次
              英国-2次2次2次2次
              与二战前相比较,表格中二战后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分析特点形成的原因.
            • 3. 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摘编自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荷兰、英国、美国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经济举措?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