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上台,他在就职演说中说:“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里根政府认为,要使美国经济摆脱“滞胀”,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将政策的着力点由需要转向供给.为此,里根政府接受了供给学派的思想,制定了一系列刺激供给的政策.其中,减税是核心.它包括简化税制、降低税率、减免企业所得税、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企业新技术授予减免税待遇.到里根第一任期结束时,联邦规章制度减少了33%以上.随后,里根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经济自由化措施.例如,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放松价格管制;减少市场准入限制;放宽《反托拉斯法》的执行,鼓励企业兼并.
              --【英】M•马歇尔《供给学派和里根经济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上台时面临的经济形势.
              (2)依据材料指出里根政府解决经济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 2.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尽管这一学说未在西方发达国家贯彻到底,但却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即开放市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将企业私有化,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贸易等.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  )
              A.使发达国家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B.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
              C.缓和同发展中国家的紧张关系
              D.便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
            •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撒彻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更加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主张放弃扩大政府开支、大搞福利,以刺激需求的政策;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为此,自1979年5月入主唐宁街10号之后,便对英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改革”。她还认为英国企业过分国有化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为此,英国政府陆续把电讯、港口、航天、汽车等12家大企业,以不同形式私有化了,价值50亿英镑的煤气公司等企业到1986年也出卖了。
                  改革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首先取得了成果,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3.3%下降到1985年的5.5%.但是紧缩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失业,英国的工业基础也萎缩了。首相强调她的政策已见成效,不仅顶住一些经济学家和工党的猛烈攻击,而且一再改组内阁,撤换了反对现行经济政策的大臣。撒彻尔夫人的改革终于使英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86年,英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3%,比美国或世界上其他三大工业国家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中的任何一个都快。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撒彻尔夫人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彻尔夫人改革的影响。
            • 4.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  )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 5. 1989年5月,里根总统在其经济报告中写道:“今天,世界仿佛再生。那些怀疑美国人民决心和经济复苏能力的人们不再怀疑。……我们调动了美国人的创造力。”报告中“调动美国人创造力”的主要措施是(  )
              A.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激发自由企业市场活力
            • 6. 创新是人类社会前行的动力,近现代社会是工业化的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试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材料之外的其他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爆发。(任答两点即可)
              材料二 ①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②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③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改变了近代国人的生活面貌……除传统社会的农民、地主等阶级之外,在城市中产生了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如买办、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他们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连,又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
              (2)请结合史实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简述洋务运动的影响。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

              --据张世贤《西方经济思想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描述曲线A代表的经济理论影响力的演变历程。并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一带一路”绘就发展新蓝图,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4)材料四三幅图是“一带一路发展新蓝图”的绘就过程,请描述这一过程。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创新与工业化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