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罗斯福新政主要调整了 
              [     ]

              A.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   
              B.劳资矛盾
              C.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 2.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大街小巷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车,状如长龙,当时流行着“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谚语。由此可见
              [     ]

              A.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B.汽车工业始现衰兆
              C.分期付款隐藏着危机    
              D.股票投机活动盛行
            • 3. 下图为某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使用的几幅图片(曲线图是失业曲线图)。综合图片可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B.调整农业政策与整顿金融秩序
              C.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 4.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

              图3: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1)图片2和图片3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6. 下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     ]

              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奏

          • 7. 下列关于下图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看好股市,抢购股票
            B、失业者的人群
            C、人们疯狂的抛售股票,股市崩溃
            D、中小银行纷纷破产
          • 8.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向外移民的热潮。一段时间内,出于对美国社会制度的失望,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另一个国家,去接受和体验一种和美国截然不同的体制和生活方式,这种状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     ]

            A.1929——1933年大危机期间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20世纪50——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 9.

            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旨,但其中部分观点备受指责。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
            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不堪重负
            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
            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1930年华纳公司赔本800万美元、福克斯公司300万、雷电华公司550万。……美国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次越来越低,从1929年的每周800万人次一下子落到1931年的每周500万人次以下。为了保持平衡,美国各大电影公司不得不裁减人员和少拍影片。导致这一现象的大环境是
            [     ]

            A.互联网的发展
            B.经济危机
            C.电视艺术的迅速发展
            D.经济“滞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