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 2.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 3.

              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

              A.高度垄断
              B.自由放任
              C.忽视农业
              D.通货膨胀
            • 4.

              罗斯福新政期间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它的建立(  )

              ①为众多失业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②是“以工代赈”的重要举措③导致大批森林遭受砍伐,破坏了生态资源④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5.

              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他给美国人应对危机的良方是(  )

              A.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政策
              C.控制货币发行量经济政策
              D.以供给创造需求经济政策
            • 6.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材料三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

              ——摘自新浪网

              请同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2分)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付“历史悲剧”,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3分)这些措施有何特点?(2分)

              (3)据材料二、三,美国的罗斯福总统、竞选时的奥巴马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相似措施有哪些?(4分)其实质是什么?(1分)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图一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职业介绍所前求职的失业者

              图二 蓝鹰标志图案

              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体现了(  )(4分)

              ①罗斯福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罗斯福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④政府不干预私人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罗斯福针对图一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8分)

              (3)罗斯福针对图一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图二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它对当时的美国有何影响?(8分)

               

            • 8.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9.

              有人说:(罗斯福)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罗斯福)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美国政府参与企业内部管理
              B.美国政府开始兴办企业
              C.政府干预经济
              D.政府不再干预经济
            • 10.

              罗斯福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共事业法》等,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

              A.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B.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