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私人资本高度社会化,私人资本普遍转化为社会资本,资本进一步股份化、证券化、数字化,出现了大量虚拟资本,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资本流动加快,资本流动范围扩大,出现了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下事实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全社会出现了数目不小的中产阶层
              B.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出现了福利国家
              C.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D.职业经理人阶层出现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各国为了防止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重演,美国为了加强军备,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使经济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生产高度社会化同私人垄断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加广泛和持续地发展起来。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客: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1988年降至4%.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三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主义”产生的背景,归纳撒切尔夫人在经济领域调整的措施,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 3. 19世纪末,晋商创造了“身股”概念,即财东允许掌柜(经理人)等重要伙计以人力充顶股份,并参与分红。二战后,西方国家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也推行了类似制度。这种制度(  )
              A.实现了西方国家对企业经营的干预
              B.赋予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的平等地位
              C.有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D.刺激了西方国家证券市场高度繁荣
            •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经济模式,即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发展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 5. 下列属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是(  )
              A.实施计划经济体制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C.纷纷提高关税壁垒
              D.开始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到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来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到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政策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2008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民主党每周广播讲话重申他的最新“经济振兴”计划,透露至少创造250万个就业岗位的5点具体构想: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使之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在美国各地推广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
              材料四  这场席卷全球的最大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止息,2010年2月15日,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新闻网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二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3)简要比较材料三中奥巴马计划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相似之处。与罗斯福新政相比奥巴马的计划有何新特点?
              (4)据材料四,指出各国领导人应对危机的策略。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他们采取上述策略的原因。
            • 7. 美国总统的竞选口号往往与相应的时代背景有关,下列竞选口号能体现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特点,并出自20世纪50年代的是(  )
              A.胡佛:每个锅里都有鸡,每个车库都有车
              B.罗斯福:我建议搞一个新政
              C.艾森豪威尔:和平和繁荣
              D.尼克松:结束战争,赢得和平
            • 8. 下表是美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
              项目
              时间
              占全国就业人数比例(%)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工农业服务业工农业服务业
              1950年455547.452.6
              1970年34.265.838.461.6
              ①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②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③国家调整产业结构④“新经济”在美国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 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
              A.政府打击私人垄断资本
              B.“经营者革命”的实施
              C.“人民资本主义”的影响
              D.“新中间阶层”的出现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他们眼里,“财富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要提高国民财富,就要增加国家拥有金银的数量”,他们“主张通过贸易顺差获得金银财富”。
              --郭冠清《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政策思想?这一政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国有企业往往左右一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英国国企经历了如下变化:
              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
              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方案。此后继续在其他部门推行国有化,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展开。
              1980年代开始,大规模出卖国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存的“混合经济”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西方社会的变迁。(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