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政治笭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  )
              A.从政治上着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从思想上着手,强化道德,培养优秀公民
              C.从法律上着手,完善法制,稳定社会秩序
              D.从经济上着手,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
            • 2.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
              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安定了国民生活。”这表明                                                      (  )
              A.“新政”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新政”完全采用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方式,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同
              C.“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
              D.“新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一次调整
            • 3.
              有人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评语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应消灭”指的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的营运”指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改进和补充”指的是:采用国家干预的办法
              D.“福利国家”指的是: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
            • 4.
              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扩大内需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 5.
              加利福尼亚失业委员会在1932年11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失业与失去收入已经破坏了许许多多家庭。许多家庭外表上依然未变,但道德上崩溃了,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没有立足点,没有前途。由于家庭蜕化变质,出现许多罪行:偷窃、殴打、甚至凶杀,喝酒和酗酒的人增多。罗斯福新政中最有利于解决这种精神状况的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宣布货币贬值B.倡导公平竞争,调整劳资关系
              C.销毁部分产品,稳定市场价格D.实行社会救济,开展以工代赈
            • 6.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材料评价的“他”是
              A.乔 治•华 盛 顿B.亚伯拉罕•林肯
              C.富兰克林•罗斯福D.贝拉克•奥巴马
            • 7.
              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
              A.经济危机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C.政治危机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 8.
              1933年底,一位美国国会议员在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在成长……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己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的主旨在于                (   )
              A.批评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B.肯定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要求进一步强化民主制度D.给予劳动者与雇主谈判权
            • 9.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资本主义世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70年代的危机一样,都使
              [     ]

              A.统治阶级人为地降低群众的生活水平
              B.各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C.统治阶级被迫进行政策调整
              D.经济出现“滞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