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戴高乐出任法国总统后,对美国的独断专行十分不满,认为法国在北约中充当了“驯服角色”。戴高乐从1959年开始采取对抗性措施:…….……这些措施使法国逐步脱离了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966年2月21日,戴高乐最终迈出了令世人震惊的一步,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这一决定意味着法国虽然继续留在北大西洋联盟之内,但已成为北约内。个“不完整的成员”。在当时东西方对峙的状况下,戴高乐的这个决定使得法国在美苏两大对立阵营之间采取独立的外交立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维护了法国的国家利益,因而在国内外获得了很高声誉。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沈孝泉
              材料二:加入军事一体化机构(北约)后,法国将更强大、更有影响力,因为法国必须成为北约的“共同领导人”之一,而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萨科齐(2007-2012年任法国总统)的野心不仅在于重返北约,还在于利用北约,增大欧盟独立防务的力量,让欧盟站在与美国抗衡的地位。他的野心也在于,让北约做出有利于法国的改变。在回归北约之前,他就已经想好要如何把北约变得不一样了。
              一美国《时代》周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世纪60年代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背景。
              (2)有人说“萨科齐背离了戴高乐”,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 2.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在50年代的国际舞台上先后参加了哪两项重大的外交实践活动?
              (2)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而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3)试列举中国在参加当今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表现,谈谈中国外交对国际社会起到的作用。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他们常常是比较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
              --以上材料均选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 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二、三指出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 4.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关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国家要“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和“一股股新的力量”指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特点。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 5. 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交替变动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苏两分天下,建构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和彻底瓦解的标志各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受到除我们中国以外哪些国际力量的挑战或限制?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和世界形势各呈现什么特点?
              (4)概括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6. “握手”是表现友好的基本礼仪。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握手”的内涵更加丰富。下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握手”对象,据此并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图1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它体现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执行这一外交方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这次“握手”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图3反映出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简述这一趋势出现的历史背景。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极其有力和急剧的催化剂,造就了几个世纪里世界政治的头等重大事态之一,那就是现代国际体系传统中心欧洲的权势迅速衰落,“侧翼大国”美苏的权势勃然兴盛。另一方面,……从列宁对威尔逊,到斯大林对罗斯福,日后美苏“冷战”的一个基本动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包括国际政治观)的摩擦、抵触和对立,都显得至关紧要,……然而,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它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它们在全世界与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话》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特点及表现。
              材料三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级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新华网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 8. 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两个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材料二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布津热斯基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填写下面表格中A、B、C分别所对应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所提到的“新的力量”是指哪些力量?“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司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 “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材料二  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 “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9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极合作时代”能否实现,并阐述你的理由。(要求:以对 “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