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
              --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材料二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天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
              --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的相同之处。
              (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国际关系格局特征。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特征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 2. 1974年,日本三木武夫内阁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对中苏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政策.此后,又提出“全方位外交”、“多边均衡外交”.这说明日本(  )
              A.外交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意图挑战现存的两极格局
              D.政治大国地位得到国际上承认
            • 3.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个侧重经济领域,-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元地位确立
              B.民族意识增强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两极格局瓦解
            • 4. 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反映了(  )
              A.苏联经济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
              B.美国和平演变政策导致苏联实力下降
              C.石油利益争夺使苏联经济全面崩溃
              D.国际政治格局即将进入重大调整阶段
            • 5. 1973年,美国为缓和与欧日的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务负担,建议与欧日构建新大西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而日本则犹豫不决.最终,该计划“流产”.材料主要说明(  )
              A.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资本主义阵营已经瓦解
              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 6. 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棍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  )
              美国进出口贸路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休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3分)

              材料二  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许庆朴、张福记《近现代中国社会》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3分)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先是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在积累了相当的经济余裕和技术经验后,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日本始终注重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由民间企业唱“主角”,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唱“配角”。一些大型企业的科研经费均占其销售总额的7℅到10℅。日本主要引进“软”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从不盲目引进“硬”的成套设备。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的引进费只相当于中国宝钢付给新日铁公司引进费用的1℅℅。                                           

              ——《中西500年比较》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发展科技的做法。(3分)

              材料四 观察下列图片

              (2)根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2分)还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

               

            • 8.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8%,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一发展趋势(  )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C.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D.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的现有格局
            • 9. 据日本NHK电视台2014年9月报道,安倍第二次就任首相后积极推进“俯瞰地球仪的外交”,其出访国家数量创日本历史新高。该现象实质反映出当下日本(  )
              A.着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致力提升国家政治话语权的影响
              C.成功独霸世界政坛的强权理念
              D.顺应鲜明的全球化趋势推动地区发展
            • 10.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主要职能,由防范军事威胁为主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路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
              A.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B.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制约着强权政治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D.第三世界的兴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