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组织的出现反映出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 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获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下列组织的建立,最符合材料意图的是(  )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世界银行
              D.
              关贸总协定
            • 3. 下面是反映美国某一历史时期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CPI)和财政赤字情况的三张图表,据此综合判断这一时期是(  )
              A.罗斯福时期
              B.尼克松时期
              C.里根时期
              D.克林顿时期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期以来,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试以“大国的兴衰”为主题,自选一个角度拟定论文提纲。
              (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 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45年以后美国经济、教育与科技改革
              两次经济改革高潮1945-1970的25年间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丙保持财政预算平衡;肯尼迪政府的新边疆政策;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社会”政策,1970年代后的第二次改革浪潮,有尼克松政府的新联邦主义政策;卡特政府的反滞涨政策;里根政府的以减税、反滞涨的振兴经济政策;布什政府的稳定经济,缓减危机对策。
              教育与科技改革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极大震动,1958年,美国总统颁布了《国防教育法》。
              1983年以告全国人民公开信的形式发布了《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提出了“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危险中,现正在被全世界竞争者超越。”1993年,克林顿政府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其施政纲领。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了《2001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注重改革的时代原因。
              (2)概括指出与1945-1970年代的改革相比,美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主要特点。
            • 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894年到2010年前后的116年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日两次“擦肩而过”,在许多方面有着诸多不同。中日两国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实力经历了两次“换位”。如果以时间来界定这两次“换位”的话,第一次是1894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刚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立即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侵入中国,挑起甲午战争,在陆海两方面打败外强中千的老大清帝国,并逼迫清廷割地赔款,实现了对中国的超越。第二次则是2010年了。日本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被中国超过,失去了连续保持40余年的“世界第二”地位。被中国这个百余年来的“弱邻”超越,日本社会在心理上一时很难接受。但从资源禀赋、经济结构、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特点等方面看,日本在可预期的将来难以再现强劲经济增长,即使不出现下一个“失去的二十年”,再次超越中国似也遥不可及。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指出中日两次“换位”的领域及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次“换位”的背景。
            • 7. 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都扮演着一个极其复杂的角色,时而令人振奋、欣喜,时而让人胆颤、绝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开始于德国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赵林:《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1)根据材料概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漫画注解: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作为病人的英国手中拿着一把和医生一样的钳子。)
              (2)材料二中图1到图2,是德国一步步摆脱“凡尔赛体系”的严格限制,把战争带给欧洲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过程?图3表明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试分析原因。
              材料三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路德维希•艾哈德
              (注:路德维希,艾哈德: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1949-1963年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劳动部长,1963-1966年任联邦总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
            • 8.

              下图是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漫画,它反映的是

              A.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走向制度化
              B.人民币和欧元结盟对抗美元
              C.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仍以美元为主导
              D.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要求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 9. 右下图所示是某历史学习小组课题研究的五项主要内容,他们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冷战对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C.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
              D.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及繁荣的原因
            • 10.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