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非传统安全威胁目前已成为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材料一: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晚9点左右,法国巴黎市区郊区公共场所共计发生7处枪击、6次爆炸恐怖事件。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在巴黎的袭击事件是法国“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并宣布法国全境进入紧急状态。法国总统奧朗德在巴塔克兰剧院发表讲话:“我们想说,我们会抵抗,而且将会无情反抗……今天发生的悲剧是悲劣及野蛮的行为。”
              材料二:绝大多数非传统安全威胁并不是一个国家独自面临的问题,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却是近年来才凸显的。
              恐怖主义发生后,法国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请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国际“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及应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明确。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走向联合(如图所示)

              材料二  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向来充满波折。面时西欧联合趁势,一向傲慢自大的英国采取了不合作、不参与的孤立主义姿态,直到1973年,英国才正式成为欧洲共同体成员。近年来,随着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加快,英国社会中的疑欧、脱欧情绪更加明显。英国方面希望的改革包括:政治方面,“收回”部分立法自主权,阻止一些不受欢迎的欧里法现在英国实施;经济方面,减少欧盟在经贸领域的官僚主义和过度干预,确保伦敦金融城地位,允许英国与美国、亚洲等城外经济体自主发展贸易关系;移民方面,阻止欧盟新成员国移民大举涌入;司法方面。免受欧洲人权法院的“不必要干预”。然而,在欧盟内部,法国和德国这两个重量级成员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英国以“欧盟拒绝改革”为借口任性“退群”的。
              --新华网《女王宣布英国“脱欧”安排》2015年05月2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世界文明交流、促进整体世界形成为视角,对四幅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简要解读。
              (2)如果你是英国公民,“脱欧”公投时你会做何选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3. 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眼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论证其观点的合理性。(要求:提炼材料中任意两个观点并分别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4.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国际社会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了类似条约……
              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摘编自《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并分析胡佛政府的做法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国家类别               年份
              1970年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 5. 铁路交通在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意义上的铁路首先出现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这可以在经济社会中找到最深刻的根源。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在经济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突破的推动下,铁路这种更加完善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摘编自《铁路改变世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首先出现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21010593822
              18803721691751658
              189061722433134919
              19007602844026020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材料三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摘编自《中国铁路史》
              材料四  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中国的高铁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国高铁,“高铁外交”席卷全球。
              --摘编自“凤凰读书”
              (3)依据材料三、四,比较说明中国铁路与高铁发展背景的异同。
            •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但经济全球化却使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美国苏联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1949年3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l)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时间事件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 7.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至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程度,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的形式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 8. 1500年前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英镑与美元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英镑进行。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问题二 美元与人民币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撰文指出:“美国推出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想当然地开动印钞机,‘放水’6 000亿,但这不是解决经济衰退的办法,其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美元继续贬值。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元的贬值,信任危机的来临,砸下6 000亿,无疑是美元在自掘坟墓。”
              --中新网
                  问题三 全球化倒退?
                  西方国家感到,与新兴世界相比,它们正在失去经济和政治力量。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在发达经济体内部,现在要求在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三个领域重新设置壁垒的呼声越来越大。反移民的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
              --《2011年全球化会倒退吗?》
                  随着各国政府纷纷把国内问题置于全球增长之上,在2011年,全球化似乎会成为一项孤立无援的事业。但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化将重新得到广泛接纳--因为它会给东西方带来互补的益处。
              --《全球化进程难以逆转》
              (1)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美元为什么能够取代英镑占据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美国推出的新一轮货币政策是在“自掘坟墓”?中国该如何应对。
              (3)你认为全球化会倒退吗?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9. 玩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相应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姜俊彦留学日本归沪,在上海开设大中华工场,用进口原料生产彩色乒乓球、洋囡囡等玩具。随后,先施、永安等大型百货公司也自设工场,仿制、销售英国货荡马、童车,并有配套生产零部件的作坊。这些作坊看到利润可观,于是相继脱离先施等公司,独立设计研发生产玩具,并逐渐发展为儿童玩具的制造工厂,从业人数近百人。
              上海爱国玩具厂诞生于1919 年,以“赤心爱国牌”作为商标,专门制作铁皮机动玩具。爱国玩具厂于 1920 年代生产的铁皮鼓,印有“勿忘国耻”字样。
              1931 年,上海市有玩具厂43 家,从业人员近千人。1934 年,康元制罐厂设立玩具部生产金属玩具,雇工100多人,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玩具制造厂。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康元制罐厂被日机炸毁,一批中小玩具厂也先后倒闭。1949年5月,全市有玩具厂约30家,从业人员200余人。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为视角,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二  解放后,政府决定兴办玩具工业,部分企业迅速恢复生产,一批家庭手工业作坊开办……1956年,个体手工业户和作坊组成26家生产合作社,10多家私营玩具厂公私合营,组成7家中心厂。1958年,玩具被列为全市轻工业重点发展行业之一。
              --《上海通志》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对上海玩具行业改造的两种形式及其实质。
              材料三  中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约有70%以上的玩具是在中国生产的。
              设计生产芭比娃娃的Mattel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在中国的深圳、东莞等地设有分公司。1996年美国《洛杉矶时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在美国,一个芭比娃娃售价为9.99美元,从中国进口时的计价为2美元。在进口的2美元中,1美元为运输与管理费用,其余65美分是原材料,35美分是中国的劳务成本。在65美分的原材料中,石油产自沙特,经美国德州等地精炼后为乙烯,由台湾加工成乙烯基塑料颗粒,然后制成芭比娃娃的身体;日本提供尼龙制的头发;美国生产硬纸包装盒。每个国家都分走一块。

              (3)结合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请你为中国玩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 10. 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发展进程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据材料一,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 对华贸易在18世纪开始深入中国腹地。随着欧洲需求迅速增长,茶园的面积不断扩大,这就往往损害棉花种植,造成棉花匮乏。到19世纪,棉花需由印度供给,这对印度,即对英国,是个平衡对华贸易差额的机会。致命的打击从1780年开始,印度鸦片运到中国。中国贸易收入从此化为袅袅青烟。可这是什么样的烟哪!大致在1820年左右,贸易盈亏颠倒了过来,鸦片战争确定了一演变方向,从此开始的多灾多难的不平等条约时代将延续整整一个世纪。--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促使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与全球化”为主题解读材料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