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2分)思想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7年11月,国家主席李先念对法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这是中法1964年建交后,我国领导人首次以国家主席的名义对法国进行的一次正式访问。

              会谈结束后,密特朗总统陪同中国贵宾步入宴会大厅。密特朗总统在宴会上发表了友好热情的讲话。他赞扬了法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两国灿烂的、互相借鉴的思想文化,高度评价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而建立的业绩。他说:“今天,法国在本土迎接中国国家元首,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追述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事实之后,他继续说,早年法国数位学者访华,给我们带来的中国形象可以概括为:智慧、持重和和谐,这给伏尔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起了促进作用;而法国大革命又为本世纪初贵国青年提供了灵感的思想源泉,使他们投身于坚忍不拔的长期斗争,最终创造了今日的中国。

              ——据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周觉《李先念主席访法花絮》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法两国文化“互相借签”。(4分)密待朗总统对中法两国的关系有怎样的展望?(2分)

              材料二  1870—1900年铁路网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210

              372

              617

              760

              105

              169

              224

              284

              93

              175

              331

              402

              8

              16

              34

              60

              2

              5

              9

              20

              2

              8

              19

              24

               

               

               

               

               

               

               

               

                                                                              (单位:千公里)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10亿法郎)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24

              36

              49

              68

              45.5

              68.8

              94.2

              118.2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

              (2)根据表2简要分析1870—l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4分)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3所呈现趋势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1945年8月6日,当爱因斯坦在纽约萨朗那克湖边从《纽约时报》的一位青年记者那里知道了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消息时,感到极度震惊。作为推动美国开始原子弹研究的第一人,爱因斯坦不无遗憾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后悔,后悔当初不该给罗斯福总统写那封信。……我当时是想把原子弹这一罪恶的杀人工具从疯子希特勒手里抢过来。想不到现在又将它送到另一个疯子手里。……我们为什么要将几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作为这个新炸弹的活靶子呢?”

              ——据《超越2012》,李华平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爱因斯坦。(4分)根据这一评价,举出具有其中之一点评价的两位历史人物。(4分)

               

            • 2.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
              A.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B.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C.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
              D.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
            • 3.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这些学说问世的共同意义是(  )
              A.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B.挑战了封建神学创始论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体系
            • 4. “新的假定必须解释旧的假定所成功地解释的一切事物;必须至少避免旧的假定的一些错误;在可能之处,它应当解释旧的假定不能解释或预言的事物。”下列选项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地心说与日心说
              B.神创论与进化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量子论与相对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