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8分)能源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2)以“能源与社会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时间

              历史资料

              1700年

              英国决定以煤作为能源基础

              1807年

              美国人富尔顿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

              1831年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59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挖掘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1882年

              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建成

              1886年

              戴姆勒制造出第一辆用汽油机驱动的汽车

              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1994年

              中国大亚湾核电站投入运行

               

            • 2.

              材料一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二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孟庆鹏《孙中山文集》

              材料三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胡适文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主要科学理论为例,说明近现代欧洲的“科学之兴”。

              (2)材料一中的“人权”是指什么?它与“科学”是什么关系?

              (3)材料二、三中的“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有何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产生这种认识的时代背景。

               

            • 3.

              (36分)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深化认识自身,同时又拓展认识世界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

              ——[法]蒙田(1533—1592):《论经验》

              (1)据材料一,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简述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0分)

              材料二

              图11  1439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    图12 1570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

              (2)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前后欧洲人对世界(陆地)范围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认知的变化给欧洲思想领域带来的影响。(8分)

              材料三  宇宙由通过因果关系“胶合”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3)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指什么?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为例,说明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8分)

              材料四  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近代西欧和中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何异同?(10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的,不过我只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有幸拾到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牛顿的名言

              材料二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1)牛顿在经典力学领域所拾到是“光滑美丽的石子”有哪些?(4分)

              (2)相对论是谁提出的?(2分)

              (3)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上述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学习。(4分)

               

            • 5.

              (16分)科学技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

              ——(东汉)王充《论衡》

              潮之涨退,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水从往之……此竭彼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

              ——(唐朝)余道安《海潮图序》

              材料二  1687年,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教学方法证明了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所造成的;月、日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原动力,它是天体引力的组成部分。

              ——《引潮力的发现》

              材料三 牛顿以他所理解的“质量”认为物体会相互吸引,但是他无法解释能够互相吸引的原因,爱因斯坦为“质量”在不同的场合作了不同的定义,甚至无法定义。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王充等人与近代牛顿对潮汐现象解释的异同。(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主要条件。(6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和爱因斯坦理论之间的联系。(4分)

               

            • 6.

              ((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四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2分)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系列科学成就的出现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2分)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2分)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4分)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 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 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8.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9.
              【题文】近代以来物理学得到迅速发展,下列科学家在不同时代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分别概述他们在物理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2)分别指出他们对经典力学的发展和突破所做的主要贡献。
              (3)概述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
            • 10.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三:本世纪(20世纪)初的相对论、20年代和40年代的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理论、5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等为一系列新兴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的含义是什么?试从技术、生产和科学的作用三个方面概括。
              (2)综观上述三则材料,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三者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你是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