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国家战略。
              1930年美国出台史慕德--哈利关税法案,大幅提高进口税率至53%,但并未成功解决美国面临的困境。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外贸易区法案”,提出的非歧视最惠国原则,后来成为1947年G ATT的基本原则。美国所具有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借欧洲复兴推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大推动了美国实力的增长及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摘引自戴军《自由贸易理论对美国外贸政策的影响及简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是怎样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
            • 2. 历史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当对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因此,从“新大陆”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的形成?
                  材料二  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工业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销往国外,国内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也要靠国外供应。这种情况在英国最大、最主要的棉纺工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英国所生产的棉织品的绝大部分销往国外,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美国、印度、巴西、埃及等国家。在这一时期,英国不仅是世界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的主要供应者。因此,这一时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标志着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机器大生产在促进“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190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比较表
              年份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1900--1913
              1913--1929
              1929--1938
              1938--1948
              1948--1981
              3.75
              0.72
              -1.15
              0.00
              6.80
              --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角度分析导致1948-1981年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通史》作者所指的“地区自治”到“全球统一”的含义是什么?引发这一冲突的标志性事件又是什么?
              (2)从1500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导全球统一的核心是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则在促进全球统一上独领风骚。请用史实说明二战后美国在主导全球统一中发挥的作用。
              (3)20世纪上半期,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的冲突激烈,以至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有“半球化”。导致经济“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世纪末,经济“半球化”局面是如何结束的?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1860年《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法国1862年与比利时和德意志建立了关税同盟,1863年与意大利……1867年与葡萄牙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协定。……英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德意志缔结关税同盟条约。
              --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下列图表反映了16-20世纪地球的“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马车的最大平均速度每小时10英里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20世纪 50年代螺旋浆飞机,每小时300-400英里20世纪 60年代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示意图》与《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造成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衰退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际贸易中确立该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
            • 5. 关税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中美《望厦条约》规定:“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海关聘用英国人帮办税务。”此后英国人长期把持海关总税务司长达半个世纪。甲午战后,清政府为支付赔款,不得不向外举债,帝国主义争做中国的债权国。凡此借款,无一例外须以中国的海关收入做担保。辛亥草命后,帝国主义担心在华利益受损,迫使北洋政府同意由总税务司代收关税、代付债款,税款存入外国银行。
              一一摘编自薛平等《从“协定关税”到“国定税则”》
              (1)据材料一,扼要归纳近代中国关税主权逐渐丧失的过程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南京条约》英文本中相应内容表述为“中国皇帝同意建立一个公平和正规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饷费。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英国所主张的权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正当的、平等的。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材料二  自1947~1994年,关贸总协定通过八大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关税税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减让幅度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所未有。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1948年的36%降到90年代中期的3.8%,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期降至12.7%.1965年,总协定增加了第四部分一一贸易与发展,旨在强调发展中国家应享受差别待遇,并使贸易成为促进它们经济更快发展的一种手段。在东京回合谈判(1973~1979年)签订的框架协议中,重申“发达的缔约各国对它们在贸易谈判中对发展中的缔约各国的贸易所承诺的减少或撤除关税和其他壁垒的义务,不能希望得到互惠。”
              一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依据材料二,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评述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
            • 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障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不过一个世纪后,这些阻力已经大幅度消退了……人为的障碍则包括进出口关税以及对某些商品的进口禁令……尽管世纪末有些国家回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但总体来说两方面因素的障碍在逐步消退。
              --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起形式多样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经济危机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催化剂。新贸易保护主义则主要是以非关税壁垒为保护措施,它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具有形式合理、措施隐蔽等特征,是对多边贸易规则进行规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较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已从单纯的贸易领域扩大到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护、就业保护和国家安全等社会、政冶领域。以下是近年来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情况表:
              年份200720082009
              技术性贸易壁垒1211件1532件1890件
              --摘编自杨励、韩倩倩《经济全球化与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三  WTO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管理国际贸易规则的经济组织,也是接受国家最多,管理范围最广、体系最完善和执行力最强的国际经济组织,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根据WTO的统计,2008-2010年世界贸易增长情况为:
              贸易额(10亿美元)年增产率(%)
              2010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05-2010年平均
              货物贸易15237.615-22228
              服务贸易3663.813-1288
              --来源于WTO秘书处(2011年4月7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相关因素。二战以来国际社会为促进贸易自由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2)据材料二,说明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3)据材料三,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对当前世界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关系的认识。
            • 7. 实践需要自信,自信源于自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材料中,陈独秀认为近代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阶段的突出表现。
              材料二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指导思想表现出高度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讲到: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年中国提出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背景,各举一项史实说明“共同发展”是鉴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些教训、“多边贸易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中国将如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3)针对材料一倡导的“觉悟”与材料二体现的自信,谈谈你的认识。
            • 8. 贸易自由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任其自由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早提出自由贸易政策的是英国。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垄断海运的《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通过与各国的多轮谈判,到1875 年,英国已经将制造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率下调为零,主要欧洲国家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韩青、高先民、张凯华《贸易战争》
              英国经济学家指出:“在英国工业部门的代言者看来,自由贸易是一个手段,借此可把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当然还有那些落后地区和新殖民的国家,纳入一种……依附关系中。”“让英国‘垄断世界制成品贸易’,并‘破坏世界每个地方的竞争产业’”。
              ------梅俊杰《从马克思的论断看自由贸易的历史真相》
              材料二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贸易自由化”口号,积极倡议建立专门的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1946年2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开始筹建该组织,次年4月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在美国的提议下,包括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23国在古巴哈瓦那经过多边谈判,于1947年底达成了关税减让协议,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关贸总协定从此成为各国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国际贸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产生》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英国和美国先后举起了贸易自由化的大旗,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方式的不同。
              (3)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贸政策开始发生变化,逐步下放贸易经营权,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外贸政策开始广泛的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对应的对外贸易政策法律体系,对外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历程》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由保护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 9. 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和合作的基础。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  鉴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利国与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和保持经济健康增长的体制,鉴于主要目标是继续发展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各会员国保证同基金和其它会员国进行合作,以保证有秩序的外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4年)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的棉花补贴争端案作出最后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此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的愿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美国的补贴政策帮助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对巴西和其他地区的棉花生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
              --《新华月报(记录)世贸组织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2009年第10期)
              材料四  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
              --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怎样的“汇率制度”以达到“稳定”的?
              (3)据材料三概括世贸组织的职能。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两个组织构建世界经济体系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运用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0/40

            进入组卷